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冠层温度是表征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及能量平衡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热带森林冠层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并且初步分析环境因素与冠层温度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定了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2017年全年的冠层温度数据以及同步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资料,对干季和湿季下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Tc)与大气温度(Ta)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微气象因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全年各月日变化都为单峰曲线,相比Ta,Tc具有明显的位相前移、变化加剧的特点。白天林冠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林冠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的热源;夜晚林冠边界层为逆温层结,呈稳定状态,林冠为SPAC的冷源。湿季冠层温度高于干季。若仅考虑Ta,Tc与Ta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Tc= 1.033Ta-0.656;若同时考虑大气温度(Ta)、净辐射(Rn)、相对湿度(RH)与风速(V)等微气象因子,其复相关系数表明全年均呈极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表明干季冠层温度变化主要受Ta、Rn和RH的影响,其次受V的影响;湿季主要受Ta与RH的共同作用,Rn与V对其的影响相比可忽略不计。此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的全年变化规律及其与众多微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冠层温度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土壤种子库培育试验研究,探讨了海南省尖峰岭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垂直分布特征是0~5cm土层>5cm~10cm土层>枯枝落叶层,枯枝落叶层特别少;(2)土壤种子库乔灌木植物种类并不丰富,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很低,共有种中以先锋种(包括长寿命先锋种)为主;(3)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即H<1.5m植被)和成幼年树(H≥1.5m植被)的相似性差异不大,表明着土壤种子库与地上天然植被的相似性将随着群落演替而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吊罗山低地森林不同地形土壤的呼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处热带北缘的吊罗山低地森林为研究区,选择在景观结构上具有显著差异的3种地形(分别为平地、坡地和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GR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及土壤气体通量监测系统,测定吊罗山热带低地森林不同地形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研究不同森林地形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并探讨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平地和坡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出“雨季高、旱季低”的动态变化,雨季6~8月出现排放峰值;洼地则出现“雨季低、旱季高”的动态变化,进入旱季土壤呼吸速率升高,3~5月出现排放峰值,雨季开始降低;(2)不同地形的土壤呼吸年积累量大小具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洼地[(986.37 ± 46.91) g C·m?2·a?1]> 坡地[(901.46 ± 47.00) g C·m?2·a?1] > 平地[796.85 ± 36.86) g C·m?2·a?1];(3)不同地形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并不一致,其中坡地的相关关系最显著(P< 0.01),Q10值为3.19。综上所述,吊罗山低地森林中不同地形土壤呼吸存在显著差异,当把土壤二氧化碳通量外推到更大尺度时,必须要考虑地形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海草生态系统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海草正在发生大规模的衰退。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体透光率下降被认为是导致海草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光照对海草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海草生长的光照环境;光照减少对海草的影响;海草对光照减少的响应分析。总结海草生态系统对光照减少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的减小以及叶绿素浓度的升高和碳水化合物储备的消耗。通常情况下,海草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响应发生在生长响应之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草领域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增加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对象;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多种因素对海草的交互影响研究;拓宽研究方向,深化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收集整理泰国SKR站2001—2003年热带季节性常绿林CO2垂直梯度浓度和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集,耦合并改进NCEAS模型,在月尺度上模拟季节气候变率下热带森林碳源?汇的收支过程.结果表明:(1)泰国SKR监测站热带森林表现为较明显的雨热同期现象,雨季(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0%以上,温度在4?5月达到峰...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32年生杉木、34年生加勒比松和27年生马占相思3种半天然林特征,采用主要测树因子分析林分生长特征,运用重要值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半天然林整体上均已是充分郁闭林分,乔木层均已经明显分异出2个亚层,直径分布均已表现为异龄林结构,林分密度分别为3 600、2 472和1 540株·hm-2;灌木层林分密度分别高达8 374、6 828和9 776株·hm-2;2 500 m2样地面积的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79、61和49,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12、3.83和3.98;虽然乔木层优势种仍然为人工造林树种,但天然更新乡土树种重要值合计分别高达46.3%、54.0%和65.1%,其中乔木树种重要值占比分别高达87.1%、81.1%和93.1%;灌木层均为乡土树种天然更新林木,树种丰富度分别为137、113和91,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4.66、5.25和3.89,其中乔木树种重要值占比分别为49.4%、54.8%和70.2%。3种...  相似文献   
7.
近自然改造对马占相思人工林群落向热带天然林群落结构演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试验对采取了近自然改造措施的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的群落结构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能促进满足一定条件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在2年的时间内转型为符合热带天然林标准的林分。其中,林分改造前林下天然更新乡土树种幼苗幼树密度是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对马占相思林而言,该研究初步获得的该指标阈值为3400株/hm2;⑵林分在转型过程中仍然保持自然正向演替,采伐等人工干预措施对林下天然更新乡土林木冠幅造成的损伤对林分的演替方向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海草在弱光环境下的响应机制,阐明海草生态系统衰退的原因,以海南优势种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遮光棚模拟不同的光照强度,研究海菖蒲的形态特征、生物量和元素含量等对短期光照减少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海菖蒲的叶长、叶宽、茎长、叶片数以及植株密度均低于全光照处理;海菖蒲地上部分生物量在遮光处理下显著降低,而地下部分生物量受遮光影响不显著;在遮光处理下,海菖蒲叶片与根茎的有机碳(C)含量均呈现减少的趋势,而全氮(N)、全磷(P)含量向叶片的分配比例较根茎多,说明弱光环境诱导海菖蒲将更多的能量和养分分配给地上部分,从而更好地增强自身的光合作用;遮光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的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根茎的碳氮比(C∶N)稍有降低,C∶P和N∶P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光照减少会抑制海菖蒲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