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在建设工程中,索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持续周期长,可变性强,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业主处于优势地位,许多问题在合同中并未得到全面的反映,施工企业需要采取工程索赔的方式进行应对,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莞市人民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树种选择和搭配上的造景特色,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油松林生物量碳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油松林生物量碳密度的估算方法,对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纯林与混交林碳密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油松天然林乔木层的碳密度(63.34t/hm2)是人工林(42.14t/hm2)的1.5倍,且其变化幅度大于人工林;油松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154.98t/hm2)大干人工林(103.46t/hm2),其变化幅度也较人工林大。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42.60t/hm2)大于混交林(28.31t/hm2),而生态系统碳密度(95.89t/hm2)小于混交林(109.26t/hm2)。  相似文献   
6.
利用格尔木、小灶火2个气象站2015-2020年逐日逐时植被草表面温度(简称草温)、气温、0 cm地面温度等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草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格尔木地区年平均草温为6.6℃,东部草温略高于西部;草温月变化呈单峰型曲线,7月草温最高,12月最低;草温日变化呈一谷一峰型曲...  相似文献   
7.
目前,利用微生物修复六价铬[Cr(Ⅵ)]污染的土壤和水体已经在实验室及场地大量应用,但由于土著微生物的竞争及场地的寡营养条件,导致外源铬(Cr)高效还原微生物定殖困难。鉴于此,本研究从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的氮源型/碳源型/矿物型/离子型的微生物刺激剂筛选出发,探讨了不同刺激剂添加方式(非包埋型和包埋型)对抗铬芽孢杆菌(Bacillus sp.)高效还原Cr(Ⅵ)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对芽孢杆菌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甘蔗粉(碳源型)、豆粕粉(氮源型)、钙离子[Ca(Ⅱ),离子型]、蒙脱石(矿物型)这四种刺激剂的添加显著增加了芽孢杆菌对Cr(Ⅵ)的还原效率,进一步利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确定了它们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 g∙L-1、10 g∙L-1、10 mmol∙L-1、8 g∙L-1,在第8天时与裸菌相比,分别添加这4种刺激剂的芽孢杆菌对Cr(Ⅵ)的还原率分别提高了17.48、15.56、11.70、18.84个百分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挑选2个效果最佳的刺激剂甘蔗粉和蒙脱石,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混合型刺激剂(甘蔗粉+蒙脱石)与菌的最佳投加量,结果显示甘蔗粉投加量为8 g∙L-1、蒙脱石投加量为6 g∙L-1、菌剂投加量为0.3%(V/V)时,培养8 d后,与裸菌相比,添加混合刺激剂的芽孢杆菌对Cr(Ⅵ)还原率增加了32.5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单一非混合刺激组。考虑到刺激剂直接加入环境亦会被土著微生物利用,导致对外源铬还原微生物刺激作用的长效性差,本研究还探究了包埋型缓释刺激剂对芽孢杆菌还原Cr(Ⅵ)的长效刺激作用,结果发现,在包埋型刺激剂的辅助下,芽孢杆菌对Cr(Ⅵ)的还原能力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其Cr(Ⅵ)还原率分别从86.08%(第2天)增加到97.09%(第28天),添加了非包埋型混合刺激剂的菌从86.92%(第2天)下降到75.93%(第28天)。SEM观察修复28 d的菌,发现未加任何刺激剂的裸菌出现严重皱缩,部分断裂,形态结构不完整;添加非包埋混合刺激剂的菌出现轻微皱缩,点状断裂,形态结构较为完整;而添加包埋型刺激剂的菌光滑,形态结构完整,表面有绒毛状产物,EDS显示绒毛状产物O和Cr含量相对于其他元素较多,包埋型刺激剂提升了菌细胞表面参与的铬固定,降低了铬对细菌细胞的毒性。研究表明,混合刺激剂还原效果优于单一非混合刺激组,确定最佳投加量分别为甘蔗粉(8 g∙L-1)、蒙脱石(6 g∙L-1)和菌剂(0.3%)。利用非包埋型刺激剂有利于短期内快速提升菌对Cr(Ⅵ)还原,而包埋型刺激剂使菌还原Cr(Ⅵ)具有长效性并有效地降低了Cr(Ⅵ)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