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上海作出关于深化蔬菜产销改革以后,苏州市政府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当前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从1992年起,实行蔬菜放开经营。一、基本条件苏州市的蔬菜产销体制,自从1984年改革传统的统购包销形式以后,经过管放结合以管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放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建设外向型商品基地(以下简称外向基地),是贯彻贸工农方针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苏州市初步规划了12个主要的外向基地。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选了6个基本条件(标准)进行可行性论证。这6个条件是货源量、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国际市场、创汇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按其在发展外向基地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它们的权重分别为:1,  相似文献   
3.
李鹏同志在1988年5月召开的全国十城市蔬菜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了建立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问题。这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的课题。本文试结合苏州市的初步实践,就建立远郊常年性蔬菜基地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下,我国大中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基本上是依靠近郊生产,就地供应,加部分余缺调剂解决的。这在市场机制发育不全的情况下,曾经起过确保供应的积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旧的模式和格局已经不相适应。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近郊菜地应实行战略性转移。  相似文献   
5.
联产承包制在发达地区的建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而家庭农场的产生和发展,又给联产承包制赋予了新的内涵。两年多来,昆山县陆杨乡先后出现的40个家庭农场,既为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开辟了新的路子,又为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制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