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修森 《麦类作物》1998,18(5):58-59
在渭北旱塬条件下,地膜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较露地冬小麦表现优良,其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叶面积较露地小产加26%,12.1%,6.9%,11.8%,为地膜小麦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源序列法对6个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品种(高芥酸、中芥酸、低芥酸)、2份白菜型油菜品种(高芥酸和低芥酸)和1份黑芥品种的FAE1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表明,9个品种的FAE1基因编码区全长均为1522bp,不含内含子,均编码507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较表明,芥菜型油菜中有两种FAE1基因序列(BjFAE1.1和BjFAE1.2),其亲缘种白菜型油菜和黑芥中各有一种FAE1基因序列(BrFAE1和BnFAE1),BjFAE1.1对应于白菜型油菜的BrFAE1,BjFAE1.2对应于黑芥的BnFAE1;BjFAE1.1和BjFAE1.2之间存在71bp处核苷酸变异和Hind III不同的酶切位点(第1415位和第1144位),蛋白质水平上存在15处氨基酸变异。比较不同芥酸含量品种的FAE1基因序列表明,BjFAE1.1基因存在2个SNP位点(第968位和第1265位),BjFAE1.2基因也有2个SNP位点(第49位和第237位),这4个SNP位点中有3个位点(第49位、第968位和第1265位)导致蛋白质水平上氨基酸的差异。其中BjFAE1.1基因第968位的碱基变化(C→T)引起的第323位氨基酸变化(Thr→Ile),能够解释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高芥酸到低芥酸(中芥酸)的转变;第1265位的碱基变化(T→C)引起的第422位的氨基酸变化(Phe→Ser),能够部分解释芥菜型油菜的高芥酸到低芥酸(中芥酸)的转变,白菜型油菜的高芥酸和低芥酸品种在该位点的碱基没有变化。BjFAE1.2基因第49位的碱基变化(T→C)引起的第17位氨基酸的变化(Phe→Leu),可以解释芥菜型油菜的中芥酸变成高芥酸(低芥酸)。陕北黄芥低芥酸突变株1278-3的FAE1基因序列和国外低芥酸品种比较,只在第1265位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来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旱地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其主要栽培措施进行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渭北旱塬条件下 ,地膜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较露地冬小麦表现优良 ,其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叶面积较露地小麦分别增加 2 6 %、12 .1%、6 .9%、11.8% ,为地膜小麦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旱地油菜地膜覆盖主要技术效应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地膜油菜能够增温、保墒、延长花芽分化,改善植株经济性状,提高单株产量。通过试验示范,提出地膜油菜高产栽培的品种、播期、播量及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关中油菜自交系S-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性油菜品种Tobin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在自交2代中发现不育材料37AB。经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育成双显性核不育系896AB及相应的双隐性保系125ab等。  相似文献   
8.
旱地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1999年度,在陕西永寿油菜科学试验基地,以露池沟播油菜为对照,就旱地油菜膜上穴播,膜侧沟播和膜内沟播3种栽培方式的增产机理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膜上穴播、膜侧沟播和膜内沟播在油菜越冬前至抽苔时期均有良好的增温效果,在油菜苗期生长发育阶段,均能有效地改善田间蓄水和供水的关系,提高油菜对水分的利用率。3种覆膜栽培方式能较好地协调油菜产量三要素,使角果数、粒数和千粒重均优于对照。不同区域可根据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别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