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1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三种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呋喃氨基嘌呤(KT)、苄氨基嘌呤(BAP)和异戊烯基腺嘌 呤(2ip),对怀山药的两个品种:淮山药和凤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MS KT2mg/L (单位下同)或2ip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均较好,当附加NAA0.2时,一般可促进生根;但在培养基上,两 品种差异明显,淮山药表现腋芽生长受抑制,而凤山药则易形成丛生芽,而当此培养基附加NAA0.2 时,NAA与BAP可协同作用促进淮山药的腋芽生长,增加芽苗数,但对凤山药的生长则基本无影响。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凤山药快繁效果的比较,筛选出MS KT1 NAA0.2 0.1%活性碳为凤山药快繁较适 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盆栽观赏甘薯既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还可以美化、净化、绿化环境,丰富都市人们的个性化休闲方式。两年来,我们从大量的甘薯品种资源中逐一筛选,结果显示台湾紫贵人为最适宜的稀有盆栽观赏甘薯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观赏甘薯冬季温室盆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126份国家甘薯品种资源的调查、鉴定与评价,筛选出10个盆栽观赏甘薯品种。观赏甘薯的观赏期长,对土壤酸碱度没有特殊要求,但在温室内安全越冬是推广观赏甘薯的技术关键。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观赏甘薯冬季温室盆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紫肉甘薯因其块根中富含紫色花青素而得名.本研究以2组栽培种紫肉甘薯及其淡黄肉突变体为材料,基于甘薯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log2 FC|≥1且错误发现率(FDR)<0.01作为筛选标准,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5.
甘薯田蛴螬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危害甘薯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虽见效快,但高毒性、害虫抗药性强及高污染等弊端妨碍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物理手段如灯光诱捕、性诱剂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等与之相比更安全持久。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并对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害虫的策略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蛴螬的防治及甘薯生产提供借鉴及指导。  相似文献   
6.
甘薯花药培养诱导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减数分裂期,四分本期,单核二核期,成熟花粉期的甘薯花药,接种到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结果表明,甘薯花药培养衣导适期是四分体期。  相似文献   
7.
甘薯品种资源冬季盆栽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了我国甘薯品种资源研究的历史和保存现状,剖析了目前田间常规薯块保存和试管苗离体保存的缺陷.甘薯品种资源冬季智能温室盆栽保存是田间常规薯块保存和试管苗离体保存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北方甘薯资源保存新技术、新方法的探讨.经过3a来甘薯品种资源冬季盆栽保存技术初步研究与应用,结果显示,品种资源死苗少种的趋势降低,提高了甘薯品种资源保存的完整性,由原来全圃每年缺种损失1.1%~1.7%下降到0.3%~0.5%.  相似文献   
8.
载培基质对甘薯试管苗移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普通黄沙,珍珠湍,蛭石及其配比组成7个载培基质处理,观察4个甘薯品种试管苗移载效果,在黄沙和蛭石,蛭石和珍珠岩各一半的载培基质上,试管苗移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甘薯人工种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人工种子是用人工种皮包裹胚状体或组织或器官而形成的具有种子功能的繁殖体。研究人工种子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植物的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1~4]。汤绍虎等[4]在国内首先研究了甘薯人工种子制作方法,但在(25±2)°C的室温下贮藏90 d的萌发率为0。因此,甘薯人工种子在实际应用方  相似文献   
1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紫甘薯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聚乙二醇PEG(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5个紫甘薯品种的幼苗,对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质膜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极显著地提高了甘薯幼苗的质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地降低了S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甘薯幼苗的质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