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酒葡萄所选用的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品种,为葡萄酒的酿造提供了品质优良的原料。但是,想要获得优质的酿酒葡萄,还需要先进的管理与种植技术的支持。文章就“世创植丰宁”5% 香芹酚在酿酒葡萄种植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酿酒葡萄的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梨干枯病在武威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本研究结合气象因子分析,调查不同区域梨园干枯病发生情况,开展药剂筛选研究,对梨干枯病发病规律、药剂筛选及砧木建园防治方法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有利于梨干枯病的发生;梨干枯病在武威发病时期为6-8月;杜梨砧木建园可有效预防梨干枯的发生,发病率为0.5%~1%;筛选出5种对梨干枯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化学药剂,根据防治效果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代森锰锌、甲霜锰锌。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在黑比诺葡萄生长过程中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的可行性,明确适宜的化肥减量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处理(T1处理:90%化肥+10%微生物菌肥;T2处理:80%化肥+20%微生物菌肥;T3处理:70%化肥+30%微生物菌肥;T4处理:60%化肥+40%微生物菌肥;T5处理:50%化肥+50%微生物菌肥)对黑比诺葡萄生长、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100%化肥,CK)相比,60%化肥+40%微生物菌肥处理(T4处理)黑比诺葡萄的叶面积增加了22.13%,SPAD值提高了69.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花青素含量、总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31.49%、17.12%、90.15%、11.76%、20.13%;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0.94%、40.09%、37.44%;土壤中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9.63%、134.24%。综上,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可实现黑比诺葡萄品质的提升,并可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以化肥减量40%配施40%微生物菌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山梨醇模拟干旱胁迫对沙木蓼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本研究以沙木蓼为试验材料,采用山梨醇模拟干旱处理,分别设置渗透势为-0.2Mpa、-0.4Mpa、-0.6Mpa的山梨醇溶液和清水(对照)4个模拟干旱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沙木蓼Fo(初始荧光值)、Fm(最大荧光值)、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o(潜在光化学效率)、Φ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qP(光化学猝灭系数)和ETR(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沙木蓼Fo呈现上升趋势,Fm变化较小,Fv/Fm、ΦPSII、Fv/Fo、qP和ETR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渗透势山梨醇处理下,-0.2Mpa、-0.4Mpa山梨醇模拟干旱处理与对照间的Fo、Fv/Fm和ETR差异不显著,-0.2Mpa、-0.4Mpa、-0.6Mpa山梨醇模拟干旱处理与对照间的Fm无显著差异,-0.2Mpa山梨醇干旱胁迫与对照间的Fv/Fo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渗透势范围内短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沙木蓼基本能够保持某些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大小,以满足自身光合作用的需求,从而达到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6个品种中华钙果的引进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中华钙果钙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中华钙果3号”钙含量最高,为1.74g·kg-1;钙果果实钙含量与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柠檬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钙果平均单果重、钙含量等指标整体分析,“钙果3号”要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武威地区种植的优先品种。  相似文献   
6.
刘伟  张勤德  王多文  何彩  曹虎  张军 《北方园艺》2018,(12):141-145
为了明确枸杞新病害叶枯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原菌种类,2015—2017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种植园,对枸杞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回接试验分离病原菌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病原菌显微形态及ITS序列进行了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叶和果实均可感染叶枯病菌,室内接种与田间回接和田间发病症状相同,叶子和果实的病原菌可以相互侵染,并在枸杞叶上和果上均表现出叶枯病典型症状;不同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58株菌株,形态观察表明,侵染叶和果实的菌株均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通过ITS序列,并结合形态特征进一步确定引起枸杞不同组织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alternate)。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不同平茬时间、不同留茬高度,开展了退化沙拐枣林平茬复壮的田间试验,以研究区域内植物多样性、不同处理下沙拐枣生长状况和土壤含水量为评价指标,综合分析了平茬措施对退化沙拐枣林的更新复壮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平茬时间、不同留茬高度下,沙拐枣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特性,但在冬季平茬,留茬高度为0 cm时沙拐枣的冠幅、新枝高度、新枝基径高于其他处理;(2)研究区中植被有沙拐枣、梭梭、沙米、刺沙蓬、雾冰藜5种,沙拐枣为优势种,沙米、刺沙蓬和雾冰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其重要值比较高;(3)研究区0~20 cm深度土层平茬区土壤含水量高于未平茬区,20~60 cm深度土层平茬区土壤含水量低于未平茬区,60~120 cm深度土层平茬区与未平茬区土壤含水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因此,荒漠区退化沙拐枣林可以通过冬季平茬措施进行更新复壮,且留茬高度为0 cm时沙拐枣林生长状况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腾格里沙漠荒漠区防护林持续稳定发展,对防护林内衰退的柠条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调查及不同留茬高度的平茬试验,选取萌条数量、株高、冠幅、萌条地径、平茬后土壤含水量5项指标评价平茬效果,结果表明:①50年柠条人工林内的植物种类有8种,以柠条、梭梭、沙米和多裂骆驼蓬为优势种,植被总盖度为34.91%;②平茬两年不同留茬高度处理柠条的株高、冠幅和地径均随着时间增加呈增长趋势,萌条数量则呈减少趋势,留茬高度对萌条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效果为15 cm>20 cm>10 cm>5 cm>0 cm;③平茬样地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未平茬样地。  相似文献   
9.
10.
以“农大6号”和“农大7号”欧李为试材,采用温室有机栽培的方法,设置4个栽植密度(0.5m×0.5m、0.5m×1.0m、0.5m×1.5m、1.0m×1.0m),对欧李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含量(SPAD)及荧光指标(Fo、Fm、Fv/Fm、Fv/Fo、qN、qP、ETR)进行了测定,以探究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欧李生长及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其高效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欧李的生长及光能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品种而异。“农大6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栽植密度为0.5m×0.5m时,其地径、冠幅、LA、SLA均最小,荧光参数Fv/Fm、Fv/Fo最小,qN值最大;当密度减小至0.5m×1.5m时,“农大6号”的株高、地径、冠幅均最大,LA、SLA、SPAD值最高,且地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密度(P<0.05),荧光参数Fv/Fm、Fv/Fo值最大,qN值最小;密度减小至1.0m×1.0m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大7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0.5m×0.5 m密度下地径、冠幅、LA、SLA、SPAD值最低,ETR、qP、qN值均较大;1.0m×1.0m密度下地径、冠幅、LA值均最大,SPAD值最高,荧光参数Fv/Fm、Fv/Fo、ETR值最大,qN值最小。温室有机栽培模式下,“农大6号”和“农大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0.5m×1.5m、1.0m×1.0m。在欧李的温室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