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樟树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以红壤土为对照栽培基质,研究稀土尾砂对樟树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稀土尾砂的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稀土尾砂处理下,樟树的株高、地径、根系、生物量等与对照相比,各形态指标明显受到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 2浓度及蒸腾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组;樟树叶、根、茎中N、P、K的含量比对照低,特别是N和K的吸收显著低于对照。因此,稀土尾砂对樟树的生长、生理生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污泥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污泥堆肥用于苗木的栽培基质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株高、地径、根系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污泥堆肥促进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适量的污泥堆肥(体积比为污泥:红壤土=1:1或污泥:红壤土=3:2)对海滨木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有利.N、P、K的吸收和Cu、Zn、Cd的累积随污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部吸收的N、P和K大部分运输到茎和叶,供地上部分生长,Cu和Cd主要富集在根部,而Zn含量在根、茎、叶中差异不显著.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海滨木槿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有显著影响,海滨木槿的Zn和Cd富集和转移能力强于Cu的,并且不同污泥堆肥处理下Cd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表明海滨木槿是重金属Cd富集高效的植物,有望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施用适量污泥堆肥能够显著促进海滨木槿的生长,海滨木槿对污泥堆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能够有效地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3.
污泥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污泥堆肥用于苗木的栽培基质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株高、地径、根系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污泥堆肥促进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适量的污泥堆肥(体积比为污泥:红壤土=1:1或污泥:红壤土=3:2)对海滨木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有利.N、P、K的吸收和Cu、Zn、Cd的累积随污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部吸收的N、P和K大部分运输到茎和叶,供地上部分生长,Cu和Cd主要富集在根部,而Zn含量在根、茎、叶中差异不显著.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海滨木槿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有显著影响,海滨木槿的Zn和Cd富集和转移能力强于Cu的,并且不同污泥堆肥处理下Cd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表明海滨木槿是重金属Cd富集高效的植物,有望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施用适量污泥堆肥能够显著促进海滨木槿的生长,海滨木槿对污泥堆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能够有效地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4.
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中重要组成树种之一,它的根、 茎、 叶含有精油,广泛应用于医药、 日用化工、 香精香料、 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天然芳樟醇主要来源于芳樟醇型樟树(芳樟).当前芳樟采用矮林栽培,割去枝叶提取精油,大量枝叶被带走会导致土壤肥力衰退.为芳樟矮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芳樟矮林为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种源樟树的叶片、果实、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多样性。本试验对安徽省9个种源地樟树的叶片、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不同种源樟树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75%~27.85%。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51%~26.45%,其中果实百粒重、体积,种子百粒重、体积变异系数均大于15%,果长、果宽、果高、果形指数和种子直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樟树叶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中,7个叶表型性状之间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在樟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中果实和种子的9个表型性状之间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9个种源地樟树聚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的种源地有宿松县、太湖县和东至县,第二类包括的种源地有歙县、屯溪区、潜山市、祁门县、休宁县和徽州区。第一类种源地的樟树表型特征为叶片大宽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第二类种源地樟树表型特征为叶片为小叶,果实和种子偏小。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中Alternaria、Fusarium、Hypocrea、Ophiostoma、Peni...  相似文献   
7.
细毛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也是濒危树种.细毛樟依据枝叶精油主成分可划分为9个化学型,其中榄香素型、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在其他香料植物中极少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对细毛樟的形态与解剖学、栽培与繁育、化学型及精油主成分分析等方面已有研究,但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良种选育、矮林栽培、精油利用与深加工、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仍为空白.该文对细毛樟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细毛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细毛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肖祖飞    李凤    邢梦雪    张北红    金志农    吕雄伟    王颜波    张琴    马一丹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147-152
以芳樟醇、脑樟、柠檬醛型樟树1年生枝叶片为材料,研究采收和存放时间对3种化学型樟树叶片出油率和含水率的影响,以期为樟树矮林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芳樟在5月8日至10月23日出油率不断升高,12月24日降低;脑樟在5月8日、10月23日出油率高,12月24日出油率低;柠檬樟出油率在5月8日至8月1日较高,10月23日至12月24日出油率下降;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含水率与出油率变化趋势一致。叶片采收后,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含水率随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趋势;芳樟和柠檬樟叶片出油率随着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别在叶片存放21 h和24 h后,叶片出油率显著下降,之后基本保持不变,脑樟叶片出油率随着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基本保持不变;烘干后的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出油率与鲜叶相比较,出油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芳樟出油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芳樟、脑樟矮林适宜采收时间是10月份,柠檬樟为8月份,且芳樟和柠檬樟收割枝叶提取精油最适时间为24 h内,脑樟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鼎湖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我国南亚热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以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 6种典型植被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 14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各植被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鼎湖山原始顶级植被群落阔叶林的土壤物理结构良好、化学养分充足、生物肥力最高;马尾松林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均严重退化,竹林和混交林土壤的各项肥力指标大多介于阔叶林和马尾松林之间。2)与阔叶林相比,施用有机肥可改善茶园土壤的容重、含水量、速效化学养分、pH和 CEC,但其全量化学养分仍大幅降低,且生物肥力也明显下降。3)主成分分析将 14个肥力指标降维为 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 75.75%,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各植被类型土壤肥力质量得分排序为:阔叶林(0.60)>老茶园(0.33)>新茶园(0.12)>竹林(0.04)>混交林(-0.01)>马尾松林(-1.08)。4)通过聚类分析可将鼎湖山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分为 4类:第Ⅰ类为阔叶林,第Ⅱ类为新、老茶园,第Ⅲ类为竹林和混交林,第Ⅳ类为马尾松林。综上,鼎湖山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显著不同,原始阔叶林被破坏后,各种新的植被类型都会使土壤肥力质量明显降低,但变化各异,建议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采取不同的调控管理措施,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分类学、生态学、栽培与繁育、造林、园林绿化、抗逆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化学成分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对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 Mazz.)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银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