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亚蔬极品是厦门国贸进出口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的小番茄一代杂交种,属有限生长型.屏南县2004年引进试种,2006年种植6.67 hm2,表现耐热性强,耐病毒病、叶斑病、晚疫病,早生高产,结果力特强,1个花穗可结60粒果,双干整枝时1株可结500粒果以上;株高150~200cm,叶片较疏,成熟一致;果实长椭圆形,未熟果肩绿,熟后转红色、皮亮,果重12~16 g,糖度8.6~9.8度,果肉多,籽少不易裂果,耐贮运.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晚籼杂交水稻宜优673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雾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福建省11个鲜食玉米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并探讨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301株小斑病菌群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感病性,品种之间对菌株群体的抗性频率为32.23%~72.76%,其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的抗性频率较高;供试玉米品种在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榕甜1号、永珍7号和闽甜4号均表现为中抗。田间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试验发现,在福州试验田感病品种粤甜22分别与抗病品种榕甜1号、永珍7号间作后的病情抑制率为33.78%和25.41%;在屏南试验田相同的间作处理两年病情抑制率分别达58.35%、21.05%和52.56%、46.42%。  相似文献   
4.
张回灿  李志庭 《蔬菜》2006,(6):38-39
福建省利用温和的冬季气候栽培大葱,错开了山东大葱生产旺季,种植效益高,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种植区域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山区扩散[1]。2004年屏南县试种日本大葱66.7hm2,针对南北方土壤、气候等外界因素和栽培习惯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以及屏南县秋季雨水多、雨量大的气候特点,我们育苗时进行了不同覆土材料、覆土厚度试验[2],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元藏。2.试验方法试验地点:屏南县长桥镇下牛山村,海拔400m,播种时间为2004年8月17-31日。试验概况:育苗地提前30d喷布灭生性除草剂,育苗前15d翻耕,按照每栽667m2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