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研究澳洲白与湖羊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山东某湖羊养殖基地的湖羊为母本。该公司引进的澳洲白绵羊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试验,对澳×湖F1代与湖羊纯繁组的生长与肥育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荆条种子自然萌发率低,为提高发芽率,试验采用浓硫酸对荆条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浓硫酸浸泡10 min,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提高种子发芽率,荆条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对棉花生产的投资,应注意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投资适合度,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真。确定投资适合度的主要依据,应是综合考虑使用价值量、价值量及充分利用生产资源三个因素。确定投资适合度的方法,是根据统计资料,首先确定投资选择区间,再根据经济效益指标确定投资适合度,即找出投资效果最好的投资水平。当时平原县的棉花生产,每亩投入生产成本140元~180元之间投资效果最好,这是该县的棉花生产者及其领导者应掌握的投资适合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文献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Cite Space和His Cite,对1990-2016年环境化学领域相关的论文进行系统的计量分析与热点挖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文献,阐述乌腺金丝桃的主要药理作用,对抗抑郁、抗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作用及其他作用研究进行了叙述,概述了近年来乌腺金丝桃的药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高粱叶温与叶片水分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叶片温度可以反映植物体内水分状况及气孔运动等一系列生理变化的特征,研究干旱胁迫下高粱叶片温度与水分状况变化间的关系,分析高粱抗旱反应机制。采用4个不同抗旱性高粱品种,在盆栽条件下,分别在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以正常灌水为对照,胁迫7 d后测定高粱叶片自由水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相对含水量等水分状况,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测定叶片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高粱叶片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等水分状况在不同生育时期均呈下降趋势,吉杂305(高度抗旱品种)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吉杂127(高度干旱敏感品种)(P<0.05),锦杂106(中等抗旱品种)和锦杂103(干旱敏感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叶温差与自由水含量和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P<0.05),与束缚水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叶片温度变化可以反映高粱叶片的水分状况,叶温差可以作为高粱抗旱性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粱抗旱性的鉴定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截至到2009年12月份,玉林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7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43家,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7个,涌现了全国级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自治区级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  相似文献   
8.
矮秆高粱辽杂35光合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矮秆高粱新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规律的研究,为新型高粱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适于机械化生产的矮秆高粱新品种辽杂35为主要试验材料,分别设置3个种植密度(90 000株/hm~2、120 000株/hm~2和150 000株/hm~2),并以生育期相近的同区域主栽品种中高秆高粱辽杂19作为对照(设置为生产上适宜种植密度,105 000株/hm~2),通过分析测定高粱群体植株形态指标、光合生理指标、环境生态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探究矮秆高粱群体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规律。【结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在群体表现最为繁茂的灌浆期,辽杂35冠层中下部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品种辽杂19,冠层上部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异不显著。辽杂35在开花期和灌浆期上数第二片叶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初始荧光(Fo)呈升高趋势,辽杂19各荧光参数指标均优于中高密度条件下的辽杂35。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辽杂35密度为150 000株/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最快,但在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冠层下部叶片SPAD值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辽杂35高粱在中高密度条件下,其群体中下部形态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和环境生态指标劣于辽杂19,可能与其株型有关,其植株矮,但叶片数基本没有减少,叶着生角度未有实质变化。随种植密度增加,辽杂35高粱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单穗粒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千粒重无显著变化。辽杂35高粱种植密度为150 000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9 923.5 kg·hm~(-2),其产量也高于对照辽杂19。【结论】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是促进矮秆高粱籽粒产量提升的关键,但增加种植密度对冠层中下部叶片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可产生负面影响,通过高粱株型改良和肥水密等栽培技术的调节,协调矮秆高粱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实现群体结构和个体功能的协同增益将是提高矮秆高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作为共和国森林工业的长子,60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经济、社会、环境等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可以说,伊春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伊春作为案例,通过伊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自身定位与政策使用,说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探索足迹,以此剖析中国林业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高粱的适宜播期,实现优质高效生产,2013—2014年以高粱品种‘辽杂11’和‘沈杂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月30日(T1)、5月14日(T2)和5月28日(T3)3个播期,测定两个高粱品种产量及籽粒中的粗蛋白、单宁、粗脂肪、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 RVA)对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并对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分析气象要素对高粱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可以显著提高‘沈杂5号’的产量,而对‘辽杂11’产量无显著影响。播期推迟高粱籽粒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高粱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膨胀率也均呈增加趋势。‘辽杂11’ T3处理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分别比T1和T2高11.86%~12.81%和6.83%~8.44%,‘沈杂5号’T3处理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分别比T1和T2高6.48%~7.18%和3.33%~4.06%,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在播期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粗蛋白和单宁含量与食味指标(除冷粥质地外)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食味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与高粱的适口性、滋味、气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适当晚播(沈阳地区在5月28日),可减少高粱的粗蛋白和单宁含量,提高支链淀粉含量,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从而提升了高粱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