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全球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检索策略,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量、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机构、期刊及发文量较高的作者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8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整体势头。美国和中国是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文献量和总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篇均被引数量高于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科研机构在发文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文章篇均被引数量高,达到10以上。对2016—2018年的高被引文献(Top10)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高频词共现主题聚类可视化分析。从论文影响力及主题词规模2个维度表征领域内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是近年来植物科学的高关注度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与前期的需求调研相符,初步预测这些研究方向将对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 尽管农业职业教育在各地区开展已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据不完全统计受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数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不足5%,而且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许多专业人员不愿意参加直接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的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形成一种"学而无用"的说法,制约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大多比较贫困,农民经济收入低,没有经济力量支付自身或其子女受农业职业教育的费用,这也是阻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还有农业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是制约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加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来,与CGIAR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双方收获颇丰,但一直存在二者合作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的问题,无法量化地比较CGIAR与中国合作尤其是各所属中心与中国的合作差异。通过研究中国与CGIAR合作的情况与成效,结合CGIAR所属中心发布的报告等材料提取了与中国合作效果的量化指标,构建了中国与CGIAR合作效果测度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再以13个参与评估的CGIAR中心为样本,基于权重,计算出各中心的科研绩效值,并通过横向(各中心之间)和纵向(不同年度)的对比,全面评估了CGIAR各中心的科研绩效表现和潜力的差异,为今后科学有效地分配中国政府对各中心的捐款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旨在客观遴选年度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揭示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趋势,洞察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和机构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优劣势,为推动完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梁丽  孙巍  张学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0):155-164
为分析动物资源育种领域研究态势,研究国家和机构的合作交流情况,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29种代表性英文期刊进行领域文献搜集、清洗和规范化;借助CiteSpace、SCIMAT工具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合作交流情况、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解读,邀请领域专家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研究结果的客观合理性。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美国发文量在该领域居世界首位,英国、德国是该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中国与荷兰合作交流关系紧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机构,中国机构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没有表现的很活跃。大学在本领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动物资源育种领域存在7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是特定品种研究(牛、猪、羊、鸡)、激素研究、遗传机制、肉产量与质量、消化与营养、动物疾病防治和发育调控。其中关于牛的育种研究是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重点研究热点方向和主题。采用方差分量的定量研究热点只出现一段时间,随后消亡。2012—2014年新增的热点为育种产业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不断向经济学、科学学等学科拓展,出现了与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结构增长的现象。动物资源育种技术研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动物育种产业的影响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焦点。该研究通过对动物资源育种领域知识演化、发展动态的分析,可为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旨在及时推介中国农业领域具有开拓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和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引领度和显示度,宣传农业科技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7.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混养鲤、鲢、罗非鱼,平均每亩净产1007.gkg,其中淡水白鲳占60%,每亩纯益为6158.46元。试验证明:放养31g/尾的白鲳鱼种,增重倍数远大于250g/尾的鱼种;主养淡水白鲳池塘可混养鲢、鲶、乌鳢,但不宜混养罗非鱼。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学与农业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深入,为以生物种业为龙头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试图总结归纳我国基因组学与农业的交叉融合进展,并提出思考展望,以期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把握研究方向和成果借鉴、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全面的分析依据。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SCI和SSCI论文数据合集和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为统计数据源,经专家咨询构建关键叙词表和交叉数据集,并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因组学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均呈上升趋势,充分反映融合度增强;我国农业基因组学论文发文量、专利申请量均排世界第1,表明我国农业基因组学发展迅猛,但反映影响力的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仅第2,特别是篇均被引频次仅排第9;专利申请基本在国内,国外布局少,且申请者多为科研单位和高校,企业超前介入的少。未来我国仍需加强农业基因组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注重加强与其他组学、新技术的融合;统筹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实现创新链条上中下游有效衔接,注重企业超前融入;强化基础支撑,打造高质量的平台和优异的环境,激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塑料大棚使池水温度较自然条件下升高7℃,提前31d达到淡水白鲳孵化用水标准。通过早育和稀放精养等措施,利用PVC塑料板片网箱,使淡水白鲳当年成商品鱼,750g/尾以上的数量达86.7%,较放二龄越冬鱼种提高收益61%。解决了当地淡水白鲳鱼种越冬难和夏初数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对农业科技情报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立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对22个农业先进国家及其机构的整体农业科技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考察中国农业科技竞争的整体布局现状,剖析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中国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创新体系发展规划,以有限的资源来支持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