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2.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其根入药.为了揭示氧化苦参碱(Oxmatrine,OMT)和苦参碱(Matrine,MT)在苦参体内代谢转化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人工栽培苦参提供理论依据,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苦参根、茎、叶、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根和成熟种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最高,苦参碱主要分布在幼嫩的叶和茎中,而在成熟和衰老的叶和茎中苦参碱则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氧化苦参碱.在根和种子等贮藏器官中则主要以氧化苦参碱的形式贮存,并且根和种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以及相同器官2种生物碱含量变化呈现互补的特点,由此推断,叶中形成的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在向根和种子运输分配时受其生长竞争的影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3.
施氮对苦豆子生物量及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苦豆子生物性状、生物量积累、生物碱含量和积累的影响,旨在为人工栽培苦豆子和提高其生物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100和150 kg/hm2的处理对苦豆子主茎长度、单株茎数、根和茎干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施氮量均有提高苦豆子叶、茎、根中苦参碱含量的效应,低施氮量(50kg/hm2)对叶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中等施氮量(150 kg/hm2)对根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苦豆子叶中氧化苦参碱含量,但对茎和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有降低效应;中等施氮量(100和150 kg/hm2)对提高叶和根中氧化苦参碱积累量和苦参碱积累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施氮对苦豆子生物性状和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0、50、100、150、200 kg/hm2)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aides生物性状和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影响,旨在探索人工栽培苦豆子的施氮量,从而提高苦豆子栽培的生物产量.结果表明:施氮对其株高、单株茎数均有增加效果,增施氮肥对各时期的株高增加效果明显,特别是在7-8月,茎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施氮肥对根直径的增加效应不显著;氮肥对单株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效应显著,施用氮肥使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开始下降的时期推迟.100和150 kg/hm2施肥处理对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活力测定及其与田间出苗率的关系初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6.
兰州农业学校始建于1917年4月30日,是我省唯一一所省属农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国家特种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单位,甘肃省人事厅确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7.
3种电泳法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了酯酶同工酶电泳法、蛋白质凝胶电泳法、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3种方法在测试定玉米种子纯度方面的敏感性、多态性、准确性研究,认为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较是较理想的玉米种子电泳纯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农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作者着眼甘肃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教育的弱势走强,采用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剖析了甘肃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油菜、大白菜、番茄茎叶中的脂酶、过氧化物同工酶和蛋白酶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电聚焦(IEF)电泳法,分别对3种蔬菜不同苗龄幼苗中酶的提取物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是鉴定大白菜、油菜、番茄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理想方法。大白菜和番茄适宜凝胶支持物的pH范围为3.0~9.5,油菜为6.0~9.0。大白菜5~6 d、油菜3~4 d、番茄6~7 d的幼苗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清晰度高,品种间的多态性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是鉴定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适宜苗龄。  相似文献   
10.
氮磷配施对生长1年苦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守润 《草业科学》2010,27(1):124-129
纯氮(N)施用量设0(对照)、38、75、113kg/hm24个水平,磷(P2O5)施用量设0(对照)、23、45、90kg/hm24个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磷对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氮、磷对生长1年苦参生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氮和磷互作效应显著。高施氮量(113kg/hm2)和低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根芽数、苗鲜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最高,依次较对照增加95.6%、57%、57.6%、50.6%、60.1%和41.5%(P0.05),中低施氮量(38和75kg/hm2)与较高施磷量(45kg/hm2)配合时次之,与对照差异显著;根干鲜比和根干质量/总干质量在各施氮量下随施磷量增加;施氮量113kg/hm2和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根直径和木部直径最大,较对照增加24.9%、20.2%(P0.05);氮和磷对皮部厚度增加效应不显著;施氮量113kg/hm2和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单株小叶数、小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37.6%、40.2%和83.9%(P0.05)。结果表明:氮、磷对生长1年苦参的生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氮磷互作效应也均达显著水平。施氮量113kg/hm2与施磷量23kg/hm2配合、施氮量38和75kg/hm2与施磷量45kg/hm2配合时能获得较高苦参苗产量,是生长1年苦参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