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为探究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设置对照处理和干旱锻炼处理,在一心一叶时用PEG6000营养液进行干旱锻炼,之后恢复霍格兰氏全营养液,在三叶一心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观测幼叶中与抗氧化特性相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随干旱程度及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不同程度的减小,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干旱锻炼后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降低程度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程度较大,MDA升高程度较小;不同干旱程度下,25%PEG6000胁迫下干旱锻炼小麦的抗氧化能力较35%PEG6000胁迫下较高.由此说明,小麦经过一定浓度的干旱锻炼能够明显增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幼苗期的生长,也为小麦的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堆焊合金粉生产工艺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1979年初,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机械检修厂承担了省林业总局下达的试制生产任务,在武汉材料保护所等科研、生产单位援助下,试制出了镍基堆焊合金粉,通过有关科研部门的化验鉴定,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目前,该厂正由试制转入成批生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提高高海拔地区大树移栽成活率,是景观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根据民乐县地理自然气候,选择适宜高海拔地区移栽的主要树种,提出了土壤盐碱改良、树种注射营养液、树种保湿、应用生根剂、树根防腐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大树移栽成活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海藻酸磷铵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指标的影响,选取‘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57%海藻酸磷铵(T1)、57%海藻酸磷铵减量20%(T2)、57%普通磷铵(T3)及64%普通磷铵(T4)4个试验处理,每个试验处理设置1:300(F1)、1:600(F2)、1:900(F3)3个浓度,研究不同肥料对小麦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及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2条件下,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干重、平均根系数量、平均根系长度、总根系面积、总根系表面、茎叶及根系氮磷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分泌物含量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在任何浓度条件下,T1各项指标与T3差异显著,T2处理的部分指标与T3差异显著,但总体上高于T3处理,其部分指标效果优于T4。综上,海藻酸磷铵可显著促进小麦种子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砂姜黑土麦玉两熟制农田为对象,通过对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旋耕、少耕、深耕和深松)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其贡献率等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主要集中在0.25~1 mm范围;与对照(旋耕)相比,长期深耕会显著降低小麦季20~30 cm土层0.25 mm大团聚体含量(-18.1%);长期深松会显著增加玉米季0~20 cm土层0.5~1 mm粒径团聚体含量(+34.48%)。②与对照相比,深耕有利于增加小麦季20~4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中20~30 cm土层2~5 mm、30~40 cm土层0.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显著;而少耕、深松均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季0~3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③与对照相比,深松和少耕分别能显著增加小麦季10~3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和0~20 cm土层0.25~0.5 mm粒径团聚体全氮含量。④无论小麦季还是玉米季,总体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麦季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仅与团聚体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玉米季与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其中除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外,与其它粒径团聚体全氮、有机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秸秆还田下小麦季长期深耕虽然能显著增加小麦季深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利于水稳性大团聚体形成;而深松对浅耕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小麦播前耕作对后茬玉米季农田团聚体分级强度明显减弱。综合考虑,砂姜黑土麦玉农田应结合小麦季深松进行合理轮耕,以提高土壤各层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有机碳、全氮含量,保障土壤良好耕性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的施肥措施,旨在为盐碱地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青麦6号’为实验材料,设置4种处理方式: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研究不同措施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较,T3处理提高了盐碱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旗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开花后期,T3的提高幅度更为明显,有效的保证了开花后期的光合作用。与其他处理相比较,T3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T3的产量达到了8523.32 kg/hm2。因此本试验认为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可作为盐碱地小麦较为合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7.
奥普尔有机复肥(粒)作水稻拔节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普尔有机复肥(粒)是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肥料,含纯N10%、P2O58%、K2PO7%,有机质40%,腐殖酸12%,兼有束速效养分和缓效养分的特点,在水稻后期作拔节肥使用,能促进水稻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叶色清秀,生长健壮,提高抗性;促进幼穗枝梗发育,防止颖花大量减少,增加实粒数;改善水稻米质和适口性。施肥量在7.5~25.0kg/666.7m^2水平时,没有倒伏和贪青迟熟现象。可以代替部分化肥,提高水稻后期有机肥料比重,为高效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的稻米,改善生态环境开拓新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