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铅胁迫对大叶黄杨铅积累量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大叶黄杨(Euonymusjaponicus)在单一铅胁迫下对各器官铅积累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高,大叶黄杨的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逐渐下降;植物各器官铅积累量逐渐增加.铅在大叶黄杨体内分布的规律是:根>茎>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浓度范围内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在高浓度处理水平时,3种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并都低于对照;叶片膜透性则表现出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从生理指标反映出:在铅浓度300 mg/kg范围胁迫时,大叶黄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冀北山地河岸缓冲带净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充分了解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地表径流的方法,选取冀北山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对地表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在5种不同植被类型河岸植被带中,随着河岸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各缓冲带对地表径流中COD、TN、TP的去除率基本呈增加趋势,但对各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各异,华北落叶松林能在较窄的距离内较迅速去除径流中COD、TN、TP.[结论]各标准地对地表径流中不同污染物的削减各有优点,在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生态植被修复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河流水质污染特点选择植被类型.冀北山地在建设较窄河岸缓冲带时,可以优先考虑采用华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3.
4.
土壤水资源分区是土壤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种类繁多,而且土壤水由于其赋存、运移和土壤质地、土层结构息息相关,所以需根据土壤的特性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分区。在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选取了地形地貌、干旱指数、土壤质地及植被条件4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了分区,将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为8区,并进行了分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结果有利于河北省土壤水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铜胁迫对白蜡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蜡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铜胁迫对白蜡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质量分数的Cu2+(2.5×10-4)处理可提高白蜡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与对照(不添加污染物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了2.78%、2.13%、2.64%;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逐渐下降,且胁迫对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重金属Cu2+对白蜡幼苗的光合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当Cu2+质量分数小于2.5×10-4时,可提高白蜡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39%、37.16%、8.20%及2.53%;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下降,但细胞间CO2浓度下降并不明显。说明低质量分数Cu2+处理可促进白蜡幼苗的光合作用,而高质量分数的Cu2+处理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广州市公园的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6公园中采集表层土壤样本,分析测定表层土壤中的Cd、Cu、Ni、Pb、Zn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相关性,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6公园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Cu-Zn、Cd-Ni、Cd-Pb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各重金属的危害程度依次为:Cd>Pb>Cu>Zn>Ni。其中Cd是广州6个公园土壤的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各公园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依次为:瀛州生态园(166.86)>人民公园(99.20)>珠江公园(94.27)>麓湖公园(88.83)>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54.55)>广东树木园(35.19)。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资源分区是土壤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前提,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植被种类繁多,综合考虑影响土壤水资源的各类因素,选取了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干旱指数及植被条件4个评价指标,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进行了分区,将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为8区.其结果表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能够对样本进行无监督的自动分类,保持其拓扑结构不变,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对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区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