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Y21断层位于番禺地区东南部,走向EW向,平面延伸近57km,最大垂直断距500m,最大水平断距400m,是具有同沉积性质的反向正断层。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分析研究了PY21断层的活动性,并结合经过PY21断层的连井剖面综合研究PY21断层分别在活动强和弱的情况下对沉积的控制作用。PY21断层在珠江组上段和韩江组地层沉积时期活动强;在珠江组下段和粤海组地层沉积时期活动弱。当断层活动弱,沉积物迅速将下降盘产生的较小可容纳空间充填满,然后继续在上升盘沉积,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差异小,沉积相带连续,并延伸远;当断层活动强时,沉积物大部分沉积在下降盘产生的可容纳空间内,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差异大,沉积相带变化明显,断层的活动对沉积的阻挡作用明显。这为研究反向同沉积断层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提供一个良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中油气勘察的重要凹陷之一,北部古珠江向凹陷内输送大量碎屑物,新近纪时期形成了几千米厚的海陆过渡相地层,其中新近系珠江组三角洲沉积是主要的含油层位。由于研究区钻井较少,在缺井或少井情况下,常规沉积相研究的基础资料相对较少。通过地震沉积学分析,采用地震属性技术、地层切片技术以及分频技术对研究区珠江组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研究,确定该时期三角洲沉积发育分布范围及其演化规律;同时指出三角洲所发育的前积体规模、进积的幅度以及S型进积的形态受控于海平面升降的幅度。研究表明,海平面升降过程控制了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珠江组沉积体系的展布:在海平面相对较低时,古珠江三角洲在低可容纳空间下三角洲范围广;海平面相对较高时,可容纳空间大,但三角洲发育则集中在河口区域,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将珠江口盆地LF13井区珠江组划分为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经典层序地层体系的三级层序相对应。以此为基础,结合该井区储集层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泥质含量等的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长期基准面下降末期和上升初期可容纳空间低,沉积物供给量大,为厚层连片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其物性相对较好;长期基准面上升阶段偶见砂体发育,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而可容纳空间极高,沉积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连通性差,且泥质含量偏高。最终,综合砂体物性、基准面旋回、沉积相和成藏资料,提出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初期-中期寻找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大河猪新品系繁殖特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河猪新品系为研究材料,采取观测、阉割手术测定和配种产仔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初步研究出大河猪新品系的性成熟年龄、最佳初配期、发情持续期、发情周期、妊娠期、产后发情时间、情期排卵数以及有效卵排放的数量及规律等繁殖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河猪新品系的性成熟期、最佳初配年龄、发情持续期、发情周期、妊娠期、产后发情时间、情期排卵数以及有效卵排放的数量及规律等繁殖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该品系的推广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钟市油田潜江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砂体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市油田潜江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以砂岩、岩盐、暗色泥岩及泥膏岩为主。根据岩石结构和沉积构造特征,在潜江组共识别出10种岩石相,主要有Mg、Mp、SSrf、SSr、SSp和Srf等。根据岩石相类型和沉积构造特征,研究区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2种沉积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席状砂4种沉积微相。通过沉积相演化和砂体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南北向展布的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为区域有利的剩余油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A井区珠海组发育潮汐沉积,以细砂、粉砂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含有泥砾。根据A井岩心观察,按岩石学特征出发在珠海组识别出6种岩石相似及3种岩石相组合。据岩相类型和沉积构造特征,可从A井珠海组沉积内识别出3个沉积亚相和3个沉积微相,包括潮下带的潮汐砂坝;潮间带的混合坪微相;三角洲水下平原的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珠海组潮汐影响三角洲的取心段沉积相和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作为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层序地层学的教学工作对于培养优秀的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层序地层学团队针对当前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革新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条件;改革考核方式,加强日常监督"一建三改"的教改措施,全面提升层序地层学教学效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深入推进,部分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对地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具体产生了4种教学方法,即触点式、参与式、融入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动物检疫工作是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检疫机构及人员采用法定检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检疫项目、检疫标准以及管理形式和程序,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当前,在动物疫病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对有效控制疫病,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动物性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