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又称角厚牡蛎,属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原产于欧洲沿海,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种类,我国从2007年开始进行葡萄牙牡蛎的引进和单体牡蛎生产。单体牡蛎即指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其生长不受空间限制,可充分发挥个体的生长潜力,壳形规则美观,大小均匀,易于运输、放养、收获和加工,便于筏式笼养,且商品价值较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牡蛎养殖相比,速长品系的单体葡萄牙牡蛎生长周期短、个体大、外形美观,市场价格高。近年来,为了提高养殖牡蛎的商品价值和产量,国内外一直在探索生产单体牡  相似文献   
2.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经济贝类,对环境耐性强,适应于不同底质。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为主的特点,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橡胶产业机械化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背景的驱使下已渐趋成熟,但在橡胶园田间管理过程中,开沟、运输、除草、施肥、培土、打药、修枝整形、采胶、临时贮藏以及胶林更新等重要作业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或机械化作业水平还不高,制约着整个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阐述了橡胶园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现状,分析了橡胶园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有助于加速提高现有机械化装备水平,从而加快发展中国橡胶产业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动橡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薯的新鲜茎尖营养丰富。甘薯茎尖和芹菜、甘蓝、菠菜等13种蔬菜相比较,在14项营养成分中,有13项含量居首位。甘薯茎尖挂面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越南白贝简称越南白,贝壳略呈三角形,原产于越南沿海,是越南滩涂主要的大型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喜温性底栖经济贝类,对环境耐性强,生长快,适应于含砂质的滩涂生长,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氧能力。近年来,我国引进越南白贝亲种进行工厂化繁育,繁育技术较为成熟,但养殖尚不普及。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即青蟹,因其背部呈青绿色,前侧缘各有侧齿9枚像锯齿而得名。青蟹善游泳,离水能活多日,自然海区喜栖息于温暖且盐度较低的浅海中,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当前青蟹苗人工繁殖已较成熟,为大力发展养殖创造了条件。浙江地区以围塘养殖为主,一般情况下10月下旬青蟹要穴居而不再收获上市,如利用室内池育肥养殖,不仅可增加其肥满度,还可反季节上市,提高养殖品质和市场价格。近年来笔者对青蟹室内水泥池育肥技术进行不断摸索,发现此模式经济效益高,青蟹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水是制约原州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原州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丘陵黄土区,自然条件恶劣,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且量少质差,人畜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8.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贝类,对环境耐性强,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溶解氧能力.我国的纬度与美洲帘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故可在我国广泛开展增养殖.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县连续引进美洲帘蛤试养,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浅海鱼贝藻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根据大黄鱼、鲍鱼、海带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态位原理和生态关系,通过科学的养殖布局和合理的种间搭配建立浅海鱼贝藻自然生态健康养殖方法,提高浅海养殖海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浅海农牧化开发的耕海牧渔式的养殖模式做出示范。现将项目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与养殖模式选择本项目养殖海区选择在浙江玉环中鹿岛浅海区域,该海域为半开放海  相似文献   
10.
自然环境、地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引起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无机纳米酶是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类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具有模拟甚至超越天然酶的功能,可在一定条件下遵循酶促反应动力学催化转化底物分子。近年来,随着植物纳米生物学的发展,无机纳米酶由于能够显著缓解作物因盐渍、旱涝、重金属等逆境引发的非生物胁迫而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了无机纳米酶在缓解作物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相关作用机制。具体地,归纳了施加方式对提高作物抵御非生物胁迫能力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纳米酶的材料种类与设计原则,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目前无机纳米酶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