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谈肝寒肝气虚肝阳虚尉瑞福张悦忠(内蒙古商都县四台坊子乡兽医站013457)(乌盟兽医工作站)肝的实证、热证与阴虚证,临床较为多见,但对其虚寒证的认识尚欠不足。本文试以三者的病因、病机及诊疗略陈管见,谬误之处,敬请指教。(一)病因1.劳役过度:《元亨...  相似文献   
2.
扎赉特旗玉米一膜双垄等行距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忠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01+104-101,104
玉米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抑制杂草、增加田间光照强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从而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实现了高产、高效、改善品质的效果。而玉米一膜双垄等行距覆盖栽培与传统的半膜覆盖栽培相比较,前者抗旱保墒、蓄热增温、增产增收的效果更好,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4.
马骡大肠瘀血性腹痛,在临床上很少见,诊疗亦较困难,以致拖延病程,甚则引起死亡。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对死亡病例生前症状的观察及死后剖检,对其特征性症状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以后的病例试用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几年来诊治肠瘀血性腹痛13例(马9例,骡4例),治愈9例,死亡4例。死亡的4例中有2例可见一段小结肠瘀血,色紫黑;2例大结肠侧壁有长而亮的紫黑色瘀血带,变色的肠管内均无结粪,  相似文献   
5.
瘀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毒热内陷,出现瘀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温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瘀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瘀血的三要素。而瘀血又在温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肿胀、昏、狂、痉、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作用。随着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农业部高油大豆项目在扎赉特旗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全旗大豆的生产水平,增强大豆产业竞争力,从2004年起我们利用2年时间进行了高油大豆主推品种的4种不同栽培方式效果的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明本旗主推高油大豆品种的适宜栽培方式,为推进全旗高油大豆规模化生产提供技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扎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推广体系建设、农牧民培训、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和培养、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争取政策资金扶持等6个方面措施入手,阐述了如何做好全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春旱墒情差,无法按期播种,影响大兴安岭沿麓寒旱区玉米的安全生产。生产上秸秆覆盖免耕直播虽有保墒作用,但存在出苗质量差、追肥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秸秆覆盖和耕作方式,并研究了控释肥与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的效果,以克服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方法】2021—2022年,在大兴安岭沿麓典型寒旱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同步开展耕作方式(试验1)和缓混氮肥施用模式试验(试验2)。试验1:在常规施肥模式下(Sd),设置秸秆覆盖条耕(RST)、常规垄作(CP)、秸秆离田免耕(NT)、秸秆覆盖免耕(RNT) 4个耕作处理。试验2:在秸秆覆盖条耕(RST)方式下,设置常规施肥(Sd)、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3∶7 (30%Cr)掺混、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5∶5 (50%Cr)掺混3种施肥模式。播前和收获后,取0—20、20—40、40—70、70—10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无机氮含量,用于计算氮素残留量和表观损失。玉米苗期调查出苗率,在吐丝期(R1)、成熟期(R6)取植株样品,测定不同部位生物量和含氮量,收获后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RST处理玉米出苗率较NT、CP、RNT处理分别提高1.6%、9....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带状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生长、产量特性及经济效益,通过设置4种带型S2M2、S4M4、S4M2、S6M4及单种玉米(M)、大豆(S)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带型的大豆玉米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状种植条件下的大豆生育期有延迟现象,与单种大豆相比生育期延迟2~3 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玉米边际效应优势最大的S2M2带型,玉米穗部性状因子得分最高,为1.22,单种玉米因子得分最低,仅为-2.27;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的百粒重在20.17~22.87 g之间,而单种大豆百粒重仅为19.94 g; 4种带型设置的LER均大于1,其中S4M2带型的LER最大,为1.38;与单种玉米相比,S4M4带型纯收益最高,增收246.95元·hm-2,增收率为1.60%,与单种大豆相比增收11 822.07元·hm-2,增收率为101.90%。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整体经济效益大于单种,通过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及下一年轮作等整体分析,S4M4带型适用于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