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花纹鹅膏菌及其生态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 Hongo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国内一直没有详细报道.用形态解剖、HPLC和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其研究表明日本学者Hongo对该菌的分类是正确的;它的毒素含量与欧洲的主要种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Fr.∶Fr.)Link毒素含量相当,甚至更高.湘东湘南丘陵针栎混交林非常适宜该菌生长发育与演化.  相似文献   
2.
以12个香菇菌株为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菌株的拮抗作用、酯酶同工酶和子实体氨基酸组成等综合鉴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12个菌株有不同的起源,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有明显的联系.同一类型菌株之间的差异是对不同生态环境长期适应、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电泳,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12个栽培菌株的菌丝体和其中9个菌株的子实体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并对金针菇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株间酯酶同工酶谱变化较大,且在子实体阶段比菌丝体阶段表现更为明显;同一菌株在于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酶带数量稳定,但显色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子实体伸长期和成熟阶段的菌盖部位酶带显色最深.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收获指数的影响。[方法]研究了2012—2014年国家(九江点)油菜区域试验7个续试品种的油菜收获指数、重要农艺性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收获指数、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全田实际干物质重与实际产量呈增加趋势,但其他性状有增有减;种植密度对2012—2014年油菜各性状有较大影响;种植方式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地力、气候和田间管理措施相对均匀一致时,各品种性状差异不大。[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适宜高密度机械化种植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GGR6号在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赣棉杂11上示范应用比较,结果表明:使用GGR6号对棉花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以在移栽前和盛花期共喷施2次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总铃数可多6.45万个/hm^2以上,子棉产量增加11.57%。15.26%;纤维整齐度增加1.2个百分点,纤维比强度增0.6—1.3cN/tex,马克隆值可降低0.17~0.3;枯萎病病指降低0.3—2.5。  相似文献   
6.
粘细菌纤维堆囊菌产木聚糖酶条件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堆囊菌是粘细菌中能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唯一属。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主要由木聚糖组成。木聚糖酶能由许多微生物所产生,本文以纯化菌株纤维堆囊菌So9733-1为材料,对其产木聚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的适宜培养条件组合是:以滤纸粉为碳源,以(NH4)2SO4为氮源,pH值为7 0,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7.
有压管道的流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压管道紊流流动状态下水流流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推导,得出了紊流流动中的求解通过管道的流量的显式计算式。所得出的有压管道紊流流动的流量计算式可适用于紊流的整个计算区域内。由此得出,对于有压管道中的水流流量的计算问题,不论水流流动状态是层流还是紊流,均可采用显式计算式直接计算,而不需要进行反复试算。管道水流流量的显式计算式给有压管道的水力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桃采后褐腐病的新型非化学农药防治手段,研究了不同用量葡萄籽油处理(体积分数分别为0.5%、0.1%、0.05%、0.01%)对桃采后褐腐病的抑制效果。将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终浓度:5×104 cfu/mL)和不同体积分数的葡萄籽油于PDB培养基中25℃下共培养24~96h,然后调查病原菌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情况。结果表明,当葡萄籽油体积分数≥0.05%时,其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以打孔法人为模拟接种褐腐病菌(浓度:5×104 cfu/mL)至桃子上,随后接种不同体积分数的葡萄籽油,25℃下贮藏6d后调查褐腐病斑大小。结果表明,当葡萄籽油体积分数≥0.05%时,其在桃子体内对褐腐病斑的抑制率在50%以上,而且0.1%和0.5%的葡萄籽油用量对褐腐斑的抑制效果相当;当体积分数为0.01%时,葡萄籽油对病菌孢子萌发及桃褐腐斑的抑制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将0.1%定为葡萄籽油抑制桃褐腐病菌的最佳用量。自然条件下,在1℃冷藏21d后,经0.1%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桃子发病率为20.0%,化学药剂戊唑醇处理过的桃子发病率为18.7%,而空白对照组发病率为45.5%,表明0.1%葡萄籽油的防治效果(56.0%)接近化学药剂防治效果(58.9%)。同时,对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果实进行了果实品质参数测定,包括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葡萄籽油处理过的果实品质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葡萄籽油在防治桃采后褐腐病方面具有代替化学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江西省主产棉县安排5个试点11个品种的抗虫杂交棉生产比较试验。分析比较得出赣棉杂1号、鄂杂棉10号(太D5)、中棉所55(中CJ-9)3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可作为2009年江西省棉花生产主推品种;赣杂棉3号、红鹤3号、金农棉2号、赣棉杂11、鄂杂棉24号5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作为2009年江西塔棉花生产宜种品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