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开瓶炼苗对菜用大黄组培苗气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菜用大黄组培苗开瓶炼苗过程中叶片气孔的特性。结果表明,菜用大黄组培苗经直接开瓶炼苗0~14 d,气孔大小、气孔长径、气孔宽径随开瓶炼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并趋向稳定;气孔的关闭率随开瓶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达到76.5%;14 d炼苗结束后,叶表皮细胞密度显著增加,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稍有增加,但不显著。闭瓶炼苗7 d、然后开瓶炼苗7 d可以较快恢复菜用大黄组培苗叶片气孔关闭的适应能力;显微观察发现,不同开瓶时间处理对叶片表皮气孔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影响,有光环境与无光环境对炼苗最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又名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中国有关花生的栽培史。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随着我县花生栽培面积的扩大,花生重茬增多,花生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和指导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阳光香稻和新丰20水稻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MST种子活力剂(稀释0、5、10、15、20、25、30、35、40、45、50、100、150、200、300倍)对水稻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苗高、根系长度等各项指标。稀释40~45倍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可显著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稀释倍数升高至100倍以上时,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有所下降;MST在水稻种子处理的适宜浓度为稀释40~45倍。  相似文献   
4.
从南瓜的分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入手,介绍了保健南瓜的栽培、育种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5个欧洲菜用大黄品种‘RT’、‘RO'、‘RV’、‘R5’和‘R19'种子为试材,以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在MS+1.0 mg/L NAA+1.0 mg/L 6-BA+5.3 g/L琼脂+30 g/L蔗糖培养基上进行连续24 d的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欧洲菜用大黄品种组培苗不定芽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不定芽再生方式可以分为基部愈伤组织萌发再生不定芽和腋芽萌发再生不定芽.各品种间不定芽再生能力差异显著,‘RT'的再生不定芽增殖速度最快,增殖系数最大,为3.71,‘R19'的再生不定芽增殖速度最慢,增殖系数最小,为1.96;根据各品种增殖系数连续变化曲线得出,菜用大黄合理的继代周期为24 d.  相似文献   
6.
对菜用大黄组培苗不同生根培养阶段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生根是伴随愈伤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和生根过程符合Logistic累计曲线方程模型.菜用大黄组培苗生根培养在12 d时生根率达到100%.14 d以后根数不再增加,14 d开始炼苗移栽最为合适,成活率为90%,且根长与外植体生长程度比较适中.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组培苗干湿重比在7 d后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叶绿素总含量与组培苗干湿重比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呈正相关,叶绿素a/b值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呈负相关.根教、根长、苗高、叶数和掉根率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在河沙、蛭石、海绵和琼脂4种不同生根基质上生根的菜用大黄组培苗进行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观察研究,发现不同基质对不定芽生根及生根植株移栽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同时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河沙为生根基质获得的植株较小,根系活力、干湿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获得的小植株移栽成活率也最高,成活率达79.4%;在琼脂和海绵上栽培的植株较大,根系活力、干湿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成活率也较低(琼脂仅25.9%)。成活率与叶绿素含量、干湿重比、根系活力呈正相关,与苗高增量、平均根长、平均根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