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哲学家老子之所以能够成为道教教主,其原因为:一是老子受到黄帝的“感染”而成为神仙,二是《史记》的含糊记载有助于后人对老子的神学改造,三是《老子》有助于道教理论的建立。最后讨论了道教放弃黄帝而选择老子作为教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建瓯北苑是宋代贡茶产制中心,中国团饼茶最高制作工艺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御茶园。北苑在制作技艺上的独到之处,成就了中国贡茶史上最长的御茶。北苑御贡贯穿五代十国、宋、元、明数朝,时间长达458年。北苑贡茶的制作技艺的精妙绝伦及北苑贡茶在制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匠心,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今天,更应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让后人得以精神上的滋养。  相似文献   
3.
学界认为庄子没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而事实上,庄子在继承了前人灵魂不死观念的基础上,又有所改造,承认人人皆有灵魂,但一般人的灵魂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而得道之人通过精神修养,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不死不灭,甚至升天成仙。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中国首位提出“圣人无情”的思想家,目的是为了消除多情引起的烦恼,以利于养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却是一位多情之人;事实上,为了消除多情烦恼而提倡“无情”的庄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无情,他一直纠结于现实的多情生活与理想的无情境界之间。  相似文献   
5.
《论语·八佾》中的“社”,部分古代注本和几乎所有的今人注本,都解释为“木制的牌位”。本文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这里的社,是指代表社神的活着的树木,而不是木制的牌位。  相似文献   
6.
孔子问礼于老子当属历史事实;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实与老子的反礼主张并不矛盾;孔子问礼于老子只是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一个方面,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会通是多方面的。例如,老子并不反对仁,孔子也有无为的思想倾向等。  相似文献   
7.
学界一致认为庄子的社会观是倒退的,应受到批判.我们认为衡量社会是否进步主要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标准.庄子反对以丧失美德为前提的物质文明生活,主张以知识换道德.这一主张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它提醒人类:要汲取历史教训,在尽量不破坏人类美德的前提下去发展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8.
老子姓氏考     
对先秦诸子的称呼,一般是姓氏后面加“子”,如孔子、庄子等。而《史记》说老子姓李名耳,于是关于李耳为什么有违惯例地被称为“老子”,便成为历代学者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老子既姓李,同时也姓老,因为先秦的贵族可以同时具有几个姓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