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1.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线性隶属度函数、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针阔比云冷杉林分土壤养分(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质量分数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阔叶树比例的增加,林分土壤pH增大;林分针阔比与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关联,针叶树种增加有利于土壤N和P积累;针阔比为7∶3时,土壤养分综合质量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腾冲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年和2006年全县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概述了该县森林资源现状,并从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的空间结构以及探究华北落叶松树种种间关联性,随机布设10块30m×30m的样地,对样地所有进入检尺径阶的立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了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地理坐标及其环境因子,运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同时,运用O-ring函数对林分进行种间和种内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纯林样地大部分为随机分布,混交林则团状分布明显;2)华北落叶松纯林在不同尺度下显示出来的关联性较小,混交林中,华北落叶松数量越少种间关联越明显。研究表明:华北落叶松林目前处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的阶段,正在从顶级群落开始衰退,但华北落叶松依旧在该群落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属于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杨桦次生林下生物量模型进行补充研究,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抽样的方法对林下主要树种幼树进行抽样,运用异速生长方程对幼树生物量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模型呈异速生长关系,自变量以地径D0,树高H最为紧密。其中,仅以地径D0作为单一自变量的模型精度明显低于以地径D0和树高H为自变量的模型精度;调整系数Radj2均在0.9以上,平均预测误差MPE范围在5%~49%之间,椴树的枝、叶、根和地上生物量,色木的枝生物量模型相对较差,平均预测误差均达到了40%以上;其次,根茎比与地径D0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树高H相关性不显著,调整系数Radj2较低,范围仅为0.053~0.507之间。最后,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表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即W(0.6)W(0.8)W(1.0)。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不同径级层的合理经营密度范围。[方法]以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平均胸径和树冠面积建立的最大密度模型和半峰宽原理,求得大、中、小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树冠面积方程方面,云杉、冷杉、红松以二次函数为主,阔叶树种组以线性方程为主,模型的有效区间胸径应在[5, 70]之间;(2)指数函数对于拟合平均胸径与不同径级层最大密度关系较好,但决定系数R~2仅在0.5~0.6之间(P0.05);(3)小、中、大径级层合理经营密度范围分别为0.403N_(max)~1.619N_(max)、0.523N_(max)~1.754N_(max)、 0.478N_(max)~1.307N_(max)。[结论]合理经营密度株数配比在6∶3∶1、5∶3∶2、5∶4∶1等比例之间变化,且经营指数的频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云冷杉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进行补充和完善,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数据,将长白山云杉Piceajezoensis一冷杉Abiesnephrolepis林(云冷杉林)样地按郁闭度0.6,0.8,1.O分类,以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并估算了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结果表明,云冷杉林主要树种器官(干、枝、叶、根)生物量模型自变量与DW和DH(D为地径,H为树高)关系最为紧密,最优函数以线性函数为主。其次,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生物量(W)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再次,郁闭度为0.6,0-8和1.0时,冷杉对林下幼树生物量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了34.94%,40.79%和50.26%;云杉对林下幼树贡献率较小,只有6.03%,8.58%和8.03%。图1表4参16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能够正确拟合经过采伐后的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的模型。【方法】以长白山12块经过2~3次采伐的云冷杉过伐林固定样地数据为依据,分别运用负指数、三参数Weibull、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拟合云冷杉混交林的直径分布。【结果】12块样地密度为535~1 035株/hm2,平均胸径变化不大,在20.1~23.9cm;所有样地直径分布偏度为正。除1号、7号样地的直径结构用负指数模型效果较好,2号、4号样地用三参数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外,其余样地均适合用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拟合。【结论】3种分布模型中,负指数模型拟合近似"反J"型曲线时效果较好,而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在拟合不规则直径分布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金沟岭杨桦次生林下幼树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杨桦次生林下生物量模型进行补充研究,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抽样的方法对林下主要树种幼树进行抽样,运用异速生长方程对幼树生物量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模型呈异速生长关系,自变量以地径D0,树高H最为紧密。其中,仅以地径D0作为单一自变量的模型精度明显低于以地径D0和树高H为自变量的模型精度;调整系数Radj2均在0.9以上,平均预测误差MPE范围在5%~49%之间,椴树的枝、叶、根和地上生物量,色木的枝生物量模型相对较差,平均预测误差均达到了40%以上;其次,根茎比与地径D0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树高H相关性不显著,调整系数Radj2较低,范围仅为0.053~0.507之间。最后,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表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即W(0.6)>W(0.8)>W(1.0)。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次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为对象,布设9块30 m×30 m样地,测量进入检尺径阶立木的直径,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负指数函数模型以及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研究天然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研讨剖析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和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除3号样地外,1~4号样地直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曲线,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偏差(Bias)以及卡方检验(χ2)值较小,而P值最大;3、5~7号样地直径分布以限定混合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较好,对应Rias、Rmse以及χ2值最小,对应P值最大;负指数分布拟合8、9号样地的直径分布效果较好,Rias、Rmse以及χ2值最小,对应P值也最大。本次研究总结分析直径对林分结构其他相关因子的影响,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林分经济价值、各项生态效益评估和调整该地区林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