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棉花黄萎病是对棉花品质及产量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棉花黄萎病发病概述出发,分析其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种植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加强植物检疫的方式,研究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策略,以助力农民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
农药污染日益严峻,而农药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阐述各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对将来农药污染的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消毒法及选择培养基分离鹿蹄草根部内生真菌,通过初步回接试验筛选高效菌株,采用形态学及18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高效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二次回接试验测定高效菌株对宿主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从鹿蹄草中分离到7株内生真菌,初步回接试验表明其对鹿蹄草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筛选到一株高效菌株R25,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丛赤壳属(Nectria)真菌;该菌株能显著提高宿主根系活力,以及叶片中叶绿素a、可溶性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筛选的高效菌株能显著提高鹿蹄草的生长代谢活性,在鹿蹄草的引种驯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特基拉芽胞杆菌C-9和鞘氨醇杆菌A1是分离得到的2株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平板对峙试验测定菌株C-9与A1的抑菌率分别为77.8%和83.3%,根据脂肽类抗生素相关合成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2株生防菌都能检测到surfactin、fengycin和mycosubtilins相关基因片段。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体混菌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好防效的最佳混菌比例A1:C-9=1:9,在此比例下的混菌培养物对棉花黄萎菌的抑制能力较单菌株A1和C-9提高了131%和36.7%。镜检发现混菌培养物抑制可致黄萎菌菌丝发生膨大畸形。盆栽试验表明,混菌培养物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6.7%,混菌培养物处理的棉花在挑战接种棉花黄萎菌后,棉花体内防御酶系CAT酶活快速响应,在达到峰值时比同时期的CK组增加了135.3%。POD和SOD的基础酶活较CK分别提高22.5%和39.8%,且MDA含量始终低于CK。综合分析表明,混菌发酵可提高菌株对黄萎菌的抑制效果,可通过直接抑制黄萎菌生长和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来提高对棉花黄萎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内生真菌提取物对植物抗寒能力的作用机理,以鹿蹄草内生真菌提取物及生菜幼苗为材料,在低温胁迫下对生菜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内生真菌提取物喷施,测定生菜叶片中各种保护酶(SOD、POD和CAT)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处理3d时达峰值,3%浓度内生真菌提取物处理生菜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他4组,SOD、POD和CAT活性变化幅度小于其他4组。鹿蹄草内生真菌提取物可提高植物抗寒能力,3%浓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