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PTC)为原料,通过烘箱高温处理,研究PTC的耐热性能;通过在不同挤压温度(60、80和100℃)和不同物料(750 U/kg PTC组和6 500 U/kg PTC组)组合下,研究PTC在制粒加工工艺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TC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120℃烘箱处理5 min,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为13.38%;但在制粒温度上升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制粒温度达到100℃时,PTC的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L-精氨酸对妊娠期獭兔血清中1型(Th1)和2型(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为妊娠期獭兔日粮的配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发情獭兔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6组配种后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45%、0.60%、0.75% L-精氨酸。测定在妊娠第10、20、30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浓度。结果表明,妊娠10 d时,试验4~6组IL-2浓度显著低于试验1~3组(P<0.05);妊娠20、30 d 时,试验3~6组IL-2浓度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妊娠10、30 d时,试验3~6组IL-4浓度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妊娠20 d时,试验2~6组IL-4浓度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与试验1组相比,IFN-γ浓度在添加量为0.15%时显著降低,并不再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变化。因此,妊娠期獭兔日粮中L-精氨酸适宜添加量为0.3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公农2号紫花苜蓿抗寒基因CAS19在烟草中的表达。[方法]根据苜蓿抗寒基因(CAS19)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扩增出分离CAS19的蛋白基因,并克隆到pMD18-T Vector载体中,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BI121,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AS。经农杆菌介导转基因入烟草,并通过Sounthern-blotting杂交分析检测转基因苗。[结果]CAS19抗寒基因可以在烟草中得以高效表达。[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明CAS19抗寒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优化蕨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蕨菜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沸腾时间、淋洗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蕨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沸腾时间2.0 h,淋洗时间1.0 h,料液比1∶30(W/V)。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蕨菜总黄酮得率达8.80%。蕨菜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趋势为:脱脂叶片〉叶片〉脱脂叶柄〉叶柄。[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提取蕨菜总黄酮的方法得率高于传统方法,且节省时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O2浓度递增对蕨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L1-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红蓝光源控制系统和CO2控制系统,对蕨菜苗初期和苗中期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进行测定。设定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100和200μmol/(m2·s),CO2浓度梯度为1 000、900、850、800、750、700、650、600、550、500、400、300、200、100、50、25和0μmol/mol。[结果]在蕨菜"第一生长阶段",其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在光合有效辐射为200 mol/(m2·s),CO2浓度达到65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也表现出明显减缓,接近饱和现象;在"第二生长阶段",其净光合速率也随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当CO2浓度达到750μmol/mol,光合有效辐射为200 mol/(m2·s)时,净光合速率也表现出明显减缓,接近饱和现象。[结论]更好的了解了蕨菜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为蕨菜的引种驯化、种植栽培、种质保存及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对蕨菜(Pterid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好地了解蕨菜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进而为蕨菜的引种驯化、种植栽培、种质保存及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2007年8、9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红蓝光源控制系统和CO2控制系统,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蕨菜进行不同梯度的光照强度[0、50、100、200、300、400、500、600、800μmol/(m2.s)]和固定CO2浓度[100、200μmol/mol]的模拟控制试验。[结果]在模拟试验条件下,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达到光合饱和点之前,蕨菜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上升而增加,且光合补偿点和光合饱和点均较低,分别为50和400μmol/(m2.s),表现为典型的阴生植物特征。[结论]生产实践中,当白天光照过强时,应注意适当遮阴,防止因光照过强对蕨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持续光照、温度25~28℃、及时补充水分的植物培养箱培养和室温培养(8~22 ℃),对8种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培养方法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同一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除2008年和2005年采种的各2个苜蓿品种问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随着贮存年限的延长,苜蓿种子的发芽率逐年降低;种子的发芽效果受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外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效成分为咯菌腈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咯菌腈包衣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在出苗的早晚方面,对总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对西瓜的地上部分干重、无籽西瓜的株高、除精选龙旋风外的其他品种西瓜的根长无显著影响,对有籽西瓜株高、昌祥黑巨霸地上部分鲜重、大农绿巨宝地下部分鲜重、一品春地下部分干重、昌祥黑巨霸地下部分干重均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咯菌腈处理西瓜种子后发芽安全,但在农业生产中不可盲目加大使用剂量,否则会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有籽西瓜对种衣剂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公农2号紫花苜蓿抗寒基因CAS19在烟草中的表达。[方法]根据苜蓿抗寒基因(CAS19)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扩增出分离CAS19的蛋白基因,并克隆到pMD18-TVector载体中,再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BI121,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CAS。经农杆菌介导转基因入烟草,并通过Sounthern-blotting杂交分析检测转基因苗。[结果]CAS19抗寒基因可以在烟草中得以高效表达。[结论]为进一步探明CAS19抗寒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种子特异启动子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启动子是植物基因工程中一个重要工具,对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有着重要意义。8S球蛋白是绿豆中含量最丰富的种子贮藏蛋白,因此,其调控序列可能提供了一个很好来源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方法]通过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了绿豆8s球蛋白a亚基基因8SGα的启动子区域,基因组步移使用的引物根据绿豆8SGα的cDNA序列设计。[结果]通过3轮PCR的扩增,得到了472bp的上游序列片段,构建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8SGα-GUS。[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转化植物,并于转基因植物中分析启动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及表达强度,并为植物种子生物反应器提供重要元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