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分析我国猪瘟病毒(CSFV)流行株的抗原性差异及其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CSFV强弱毒鉴别MAb通过ELISA方法对我国流行的29株分离株进行抗原反应性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弱毒株MAb(MAb11)除3株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而这些分离株可以被强毒MAb(MAb56)分为强反应和弱反应两组。同时对29株分离株E2基因的190 n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将其分为3个亚群,即1.1、2.1和2.2;氨基酸序列具有一致独特的位点差异规律,强反应组(761G、764L)和弱反应组(761R或K、764P)分别具有2个独特的差异位点。推测761G和764L是针对MAb56与CSFV抗原结合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光唇裂腹鱼稚鱼在MS-222麻醉下麻醉状态及苏醒过程的行为特征,将麻醉状态分为6期,苏醒过程分为4期。试验期间水温21.6~22.6℃,在20 min内,30~40 mg/L浓度麻醉状态只达Ⅰ期;50~70 mg/L可达Ⅳ期;75~80 mg/L下可达Ⅵ期,苏醒时间均小于300 s。MS-222麻醉光唇裂腹鱼稚鱼的理想麻醉浓度为60 m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糯扎渡鱼类增殖站水源以及丝尾鳠、叉尾鲶、巨魾和中国结鱼驯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检测,了解池塘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源、养殖池氨氮含量较高,特别是2014年9月,各池非离子氨浓度均超过渔业水质标准,超标倍数在0.55~0.80倍;由于实行机械增氧并适时加水和换水,全年溶解氧维持在6.5 mg/L以上;p H值仅在2013年4月中国结鱼养殖池达8.89,超过渔业水质标准;亚硝酸盐、磷酸盐未检出或含量较低。在氨氮、p H值较高的池塘水质环境下,未导致土著鱼类发病,仍能正常生长,说明土著鱼类对氨氮、高p H值有一定的耐受力,土著鱼类能适应池塘较差的水环境,作为池塘养殖品种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猪瘟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为了解CSFV毒株对猪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中等致病力CSFV毒株人工感染试验猪,定期采集猪外周血,提取总RNA,运用qRT-PCR技术对免疫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临床症状早期和在临床症状明显期,11种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RQ>1);在濒死期,除AMCF、IL-1α、IL-1β、IL-6转录升高外,其余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下降显著(RQ<0.1).该试验结果证实,CSFV感染可以导致PBM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增高,从而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功能,这可能是CSFV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调节和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检测主要用于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免疫机制。猪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研究其细胞因子在免疫学和病理学的作用成为热点,本文将系统介绍当前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农户零星散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土鸡的规模化散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在规模化散养土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结合多年的双莲鸡养殖经验,介绍了散养的概念与土鸡散养的经验技术。  相似文献   
7.
丝尾鳠列野云南六大名鱼冶之首,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人工繁殖已经取得了成功,正在大规模推广养殖。以丝尾鳠感染斜管虫的治疗为例,经实践效果表明,采用食盐、土霉素、苦参末和硫酸锌联合用药进行防治,能有效治疗丝尾鳠斜管虫。  相似文献   
8.
凌瀚  张正兴 《排灌机械》2006,24(2):46-49
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镇江市江滨泵站6号泵进行了单泵实际水力特性测试。用数据分析了该泵站的运行状况,指出在单泵和双泵全速运行时。流量会分别偏离设计点近1.4和1.2倍,使实际汽蚀余量低于临界汽蚀余量。水泵运行在遭受汽蚀危害的状态;而且运行时扬程高于泵站需要的装置扬程。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对该泵站水泵运行的分析,提出了4点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丝尾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习性。通过对丝尾鳠的养鱼池建造、人工繁殖技术、成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的系统论述,探明了丝尾鳠的食性、溶氧需求、温度适应性、盐度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指出了丝尾鳠繁殖与苗种培育措施,提出了池塘养殖所需配套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