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在人多地少、饲粮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利用饲料资源,解决饲粮不足,促进生猪生产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从事畜牧科技工作者的新课题和新任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种草养畜的实践与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谈谈实行以草代粮养猪,解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认识较为积极;创业动机以成就、独立导向型为主导;对创业行为的认同感较高,但理性思维下实施创业行为较为审慎;创业需要较高的综合素养;缺资金、无人脉、无经验依然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障碍;对创业教育和实践锻炼的需求较为突出。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大学生要更新就业创业观念;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前移创业技能训练,打造开放型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政府要规范落实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强化系统集成,制定大学生创业路线图,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杜雄  张维宏  张永升  曹彩云  李科江 《作物学报》2016,42(10):1530-1540
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春温度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适宜温度间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冬小麦相对低产问题,于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两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搭建棚室阶段性升高田间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20日前后麦田塑膜覆盖每提前1周积温提高23.0~49.7℃,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整个升温阶段内可增加积温167.7~176.8℃,从而小麦生长发育提前。塑膜揭除后形成的相对低温环境使后续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延长4~10 d。与常规种植(对照)相比,最早增温处理的开花期干物质产量提高18.8%,叶面积指数提高14.7%,花后光合势增加43.6%,花后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10 d以上;返青后各生育阶段的延长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移,有效穗数增加48~98万hm-2、单穗粒数增加3.9~4.5粒、千粒重增加2.5~5.6 g。在全生长季积温较少的2012-2013年度,最早增温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37.5%,在积温较多的2013-2014年度增产18.2%,并提前5 d成熟。晚冬早春农田阶段性覆膜增温是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新型方法,提前并延长了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时间是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获得高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水资源高耗与存量极度稀缺的问题,通过河北省两地大田试验,研究了全田土下微膜覆盖与不同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物质生产效果的作用。结果表明,土下微膜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雨养或少量灌水消耗了占常规生产(对照) 2/3~3/4的耗水量,生产了不少于7500 kg hm-2的籽粒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4.8~26.5 kg mm-1 hm-2,较对照提高28.3%~41.0%。与对照相比,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峰由抽穗扬花期提前至拔节期,且提高1.3~2.7倍,雨养或少量灌水还可有效提高小麦收获指数。土下微膜覆盖下的土壤贮水消耗速度变缓,2 m土体贮水量播种时不小于600 mm就可满足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壤质土壤供水量为212.2 mm,黏质土壤供水量为230.0 mm。土下微膜覆盖下,雨养或扬花前少量灌水能够显著促进花后20 d内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小同步显著提高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灌浆中期灌水则对提高光合速率及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无意义。在华北平原,全田土下微膜覆盖雨养或适时少量灌水是大幅降低小麦耗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证小麦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根据2011年1月份对重庆金刀峡的调研的总结,文章首先介绍了重庆金刀峡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历程,并对其现在的经营内容、组织模式,以及产业链的实物流进行了描述,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庆银行在重庆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下对合作社通过抵押品替代方式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和具体做法,分析了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的主体、风险特征,以及化解风险的手段,并重点探讨了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产业链融资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产业链价值提升、产业升级、产业链内部融资等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初生雏鸡常常混合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造成后期死淘增加,生长缓慢,严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危害很大.2016年以来,由于国外禽流感疫情严重,导致国内种鸡进口受阻,采取强制换羽的老龄种鸡增多,进一步加剧了初生雏鸡的细菌感染.因此,除了对种鸡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严格孵化场消毒以外.现阶段下,早期采取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因早期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后期生产性能低下显得尤为重要.头孢噻呋为第一个畜禽专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的特点.可以被用于初生雏鸡的预防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研究通过给孵化场刚出雏白羽肉雏鸡注射头孢噻呋钠,对14日龄内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死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减灾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农业减灾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的方法.概述了技术平台的框架,分述了整合的基础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内容;分析了信息采集、管理决策和信息通道三个模块间的链接方式;提出了从县级到农户技术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从信息采集到技术人户的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8.
以具有强抗逆性Synthetic 6×为染色体供体的中国春背景A染色体组代换系为材料,研究了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代换对低氮胁迫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相比,供体的植株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植株含氮量显著增加。用供体A染色体组各对染色体对CS相应染色体进行替换后,各染色体代换系1A~7A的植株干物质量和含氮量数值居于供体和CS之间。其中,6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小,较供体的增幅最大;5A植株干物质量较CS的降低幅度最大,较供体的增幅最小。供体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受体CS。与CS相比,2A和6A的植株含氮量显著高于CS,其他代换系与CS的差异不显著。在低氮胁迫条件下,6A和2A的植株氮累积量较供体和CS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小麦植株对低氮条件下的氮素吸收能力表现明显的染色体效应,供体6A和2A含有植株抵御低氮胁迫的氮高效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以其成功经验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全球推广和实践,各国在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和运用适合本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几种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的介绍,并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日粮铜(Cu)钼(Mo)添加水平对快速长绒期绒山羊产绒性能和血液相关激素的影响。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只1.5周岁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的Cu(0、19和38mg/kg,DM)和2个水平的Mo(0和5mg/kg,DM)进行饲喂。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Cu19mg/kg绒山羊绒毛长度和绒生长速率明显增加(P<0.05),而对绒纤维细度没有影响(P>0.05);添加38mg/kg的Cu有抑制羊绒生长的趋势(P>0.05),且显著降低了羊绒细度(P<0.05)。Cu与Mo的互作对细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Cu、Mo水平对血液褪黑激素(MT)、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均无影响(P>0.05);在日粮不加Mo和添加5mg/kg的条件下,添加Cu19mg/kg均明显提高血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水平(P<0.05);低Mo水平下,添加19mg/kg的Cu,提高血液MT的水平(P>0.05)。高Mo则抑制IGF-Ⅰ的分泌(P>0.05),且显著降低了催乳素(PRL)(P<0.05)。未观测到Cu、Mo的互作对血液相关激素的影响(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