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近几年的春蚕生产调查,发现分批摘心、条桑收获的养蚕方式能够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叶量,提高养蚕成绩,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柞蚕卵出蚕前再消毒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君  申辉 《河南农业》2014,(23):16-17
<正>为了确保柞蚕丰收,消毒防病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河南柞蚕春蚕卵在3月中旬消毒后入催青室催青,一般于4月上旬出蚕。蚕卵第1次消毒后在感温、运输、装孵卵盒等操作环节中,极有可能再次沾染病原;蚁蚕是柞蚕幼虫期抗病力最弱时期,且蚁蚕在孵化时都有啃食卵壳的习性,蚕卵虽经过1次消毒,也极有可能未完全杀灭病原。为了防止蚁蚕食下感染,确保春柞蚕丰收,建议在河南各柞蚕区全面推广柞蚕卵出蚕前1天进行2次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背景技术河南省是我国一化性柞蚕主要放养区,占一化性蚕区放养量90%以上。柞蚕稚蚕在自然灾害(霜冻、大风、雨雪)和天敌危害条件下,减蚕率通常40%以上,有些年份,在稚蚕期全部遭损。我国目前柞蚕稚蚕保护育应用较多的是纸袋育,纸袋育在二化蚕区春季有一定推广应用,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饲育中蚕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叶沙不能分离,柞叶易被污染,稚蚕期易于感染病原,蚕儿饲育费工,只能饲育到2龄起蚕,柞叶浪  相似文献   
4.
<正>桑蚕卵浴消时,蚕卵还处于滞育状态,对消毒药的耐受性较高,经过催青桑蚕卵滞育解除、已经发育,出蚕前3天已经成型,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出蚕前卵面消毒药物、药液适宜浓度和时期进行试验,探讨适宜药物种类,浓度和时期。2013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桑蚕原种、普通种作催青后的卵面再次消毒试验,对消毒时期和消毒技术进行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青松原种、皓月原种、青松X皓月普种(均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6.
面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职能的发挥。本文就如何提升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省柞蚕生产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柞树叶片生长发育,为一化性柞蚕区壮蚕用叶提供适熟叶。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柞树叶片延迟老化20d以上,一年生柞园壮蚕期单位面积可用叶量是冬季砍伐后火芽的1倍以上,且随着柞树树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磷化氢膜下自然潮解环流与常规熏蒸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堆高为4.6mS散装小麦4个平房仓中进行不同施药量的膜下环流熏蒸和非环流熏蒸的对比试验,磷化铝片剂的施药量分别为1g/m^3、1.5g/m^3、2g/m^3和2g/m^3时,检测磷化氢的浓度变化情况和杀虫效果。在试验仓房的密闭性符合现行技术规程要求的情况下,较低施药量时粮堆中磷化氢浓度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并且分布较为均匀。敏感品系的害虫较抗性害虫更易杀死,对于抗性(Rf=327)较高的赤拟谷盗可以在12~15天的时间内完全杀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和消费者对粮食质量的优劣更为关心,同时也对我国的粮食储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