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为了开发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的SSR引物,进而开展海南岛火焰兰的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本研究采用三代测序技术首先获得火焰兰参考转录组,然后开发了火焰兰的SSR引物,最后基于SSR引物利用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来自海南岛不同地理分布的396份火焰兰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17对三核苷酸多态性SSR引物能够有效地鉴别所收集的396份火焰兰种质。AMOVA分析显示,火焰兰群体间呈现极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并且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分析显示,来自不同地理分布的海南岛火焰兰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库,而且绝大多数群体是独立进化的,只有少数群体存在遗传混合,这一结果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可知,本研究新开发的17对SSR引物有效鉴定了396份海南岛火焰兰种质,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对火焰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生菜的生长,以意大利耐热抗抽薹生菜为试材,在节能日光温室环境里,研究了不同成分的叶面肥对生菜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钾20%+大量元素25%(N8%,P5%,K12%)最有益于生菜干物质的积累及生菜地下部和叶片的生长;黄腐酸钾20%+大量元素25%(N8%,P5%,K12%)+10%DA-6对生菜茎粗和地上部鲜重的促进作用最好;黄腐酸钾20%+大量元素25%(N8%,P5%,K12%)+复硝酚钠5%显著促进生菜株高,不利于生菜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但抑制效果不显著;5%复硝酚钠和10%DA-6的混合使用会降低复配叶面肥对生菜生长的促进用;综合显示:不同生长调节剂组配成的叶面肥对生菜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黄腐酸钾20%+大量元素25%(N8%,P5%,K12%)+10%DA-6的增产效果最好,且复硝酚钠与DA-6不宜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香菇渣发酵基质番茄育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2种不同的发酵方式所得菇渣基质和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不同体积比的复配(5∶1∶4、5∶1.5∶3.5、5∶2∶3)与对照草炭基质共7个处理进行番茄的育苗试验,测定苗期的生长生理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最佳配比基质。结果表明:菇渣配比基质的物理性状在理想基质范围内,香菇渣发酵基质出苗率前期不如对照,但是后期逐渐与草炭基质持平且超过对照。发酵基质幼苗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基质,对16个指标关联分析结果为:7种处理基质关联度为r K1r CKr K1.5r K2r D1r D1.5r D2,最优处理为K1(菇渣∶珍珠岩∶蛭石=5∶1∶4)。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膜栽培技术(NFT)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形式,为了探究中原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营养液膜栽培的供液制度,以"双抗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进行营养液膜栽培试验,采用间断循环供液的方式,白天以1h为循环周期,根据间隔供液时间的长短及地面上下情况设置6个处理(20、25、30、35、40、45min·h~(-1)),夜晚各处理均采用3h供液15min的供液制度。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番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指标及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观测了栽培槽设置在地面上和地面下的根际温度,研究了间断供液制度对营养液膜栽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液制度地上部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白天供液时间的延长,番茄的株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茎粗、叶片影响不明显;番茄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平均单果质量、优果率、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供液25、30min·h~(-1)处理下667m~2产量分别为7 948.06、7 960.93kg。随供液时间延长番茄果实干质量比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供液制度地上栽培槽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高于地下栽培槽,地上栽培槽相比较地下栽培槽可提高根系温度1~2℃,单株坐果数增加了2.2个,优果率提高了11.75%、产量提高9.48%。  相似文献   
5.
为了挖掘海南桑枝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海南地区栽培的5个桑树品种桑枝的12个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个桑树品种之间桑枝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桂桑优62号有7个检测指标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大十有3个指标的含量最高,通过对不同生长时间桑枝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嫩枝的总氮、氨基态氮、粗灰分、Mg、P、K的含量高于老枝,而总碳、木质素含量低于老枝;此外,纤维素、半纤维素、可溶性总糖、Ca的含量二者差异不大。综合分析表明海南地区栽植的桂桑优62号桑枝价值最高,其次是大十,均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取适宜海南地区生长的34份果桑资源,通过可靠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果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探索果桑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获得16对扩增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清晰的条带10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3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86.1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6.75条。针对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70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 1.5200,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 0.3022,Shannon''s 信息指数(I)为 0.4510。统计遗传相似系数为0.491~0.954,表明34份果桑种质之间遗传多样性比较高。根据UPGMA 聚类分析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2处,供试34份果桑种质可归属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27 份,占 79.41%,包括大部分果桑供试材料;第Ⅱ类群3 份种质,占8.82%,分别为嘉陵30号、云桑2号、本地桑HNQZ01;第Ⅲ类群和第Ⅳ类群各1份种质,分别为红宝石和长果桑,分别占 2.94%;第Ⅴ类群包括 2份种质,分别为香金葚、长相思,占5.88%。研究结果将为果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连作对富贵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连作年限为3、6、9、12a的富贵竹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容重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H值逐渐降低,有呈酸化的趋势。土壤EC值在30.33-58.02 μS.cm-1之间,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连作9a时达到最大值。根际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2a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对照的58.55%。但是氮、磷、钾元素含量会受到人工施肥等措施的影响,在小幅波动中维持相对均衡,而根际土壤交换性Ca、Mg含量呈逐年降低趋势,且连续种植9 a的土壤降低最显著,可见富贵竹连作消耗氮、钾、Ca、Mg元素相对较多,建议加强科学施肥管理,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是避免土壤连作障碍,促进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式,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稀释50倍的葎草发酵液替代矿质营养,设置0∶100、25∶75、50∶50、75∶25、100∶0(CK,体积比)5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生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源有机营养液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葎草源发酵营养液替代矿质营养液对生菜地上部的生长有减缓作用,替代比例越大减缓作用越大,其中25%替代比例的处理其生菜株高、地上部干鲜质量分别较CK减少了13.36%、16.26%、21.27%;葎草源发酵液替代矿质营养液能显著提高生菜的营养品质,其中25%替代比例的处理生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5%、13.6%、37.8%、22.1%。初步认为25%的葎草发酵液替代矿质营养可用于优质生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夏秋高温季节的环境条件很容易导致番茄幼苗的徒长,研究高温季节培育番茄壮苗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试验以"粉妮亚"番茄为试验材料,选根际温度(A)、光照强度(B)、营养液盐分浓度(C)3个试验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下胚轴长、平均节间长、壮苗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下胚轴长度和平均节间长影响方面,营养液盐分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对壮苗指数的影响方面,适当降低基质温度,避免过度遮阳有利培育壮苗。初步确定3个因素对培育番茄壮苗影响的次序为C最大、B次之、A最小;筛选出夏秋番茄穴盘育苗的最佳育苗条件:根际降温幅度(3+1)℃、遮光率(50+5)%、EC值(5.0+0.5)mS·cm~(-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