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和铁力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采伐强度、不同林分密度与保留木损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保留木损伤率不随采伐强度、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伐木损伤率、集材损伤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相似态势。  相似文献   
2.
铁力市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伊春所辖的县级市,是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文章介绍了铁力市弘扬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结合市"十二五"规划、生态建设规划,铁力市以生态为魂,科学绘制城市发展蓝图;以宜居为本,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以持续为要,努力完善城市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3.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类型的界定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对小兴安岭林区典型低质林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的样地森林资源的详细资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林分树种、林分密度、林分径级、林分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土壤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筛选造成低质林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分析主要因子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低质林划分的技术参数,据此划分了低质林的不同类型:非经济型低质林、低密度型低质林、草原型低质林、生长潜力型低质林和高肥低效低质林.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脱落酸对银中杨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以银中杨2年生苗木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结果表明:脱落酸能不同程度地延缓苗木叶水势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对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脂过氧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连续3 a对小兴安岭地区低质林验样地内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率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3 a后,3种苗木的保存率无明显差异。3 a内3种苗木的生长率大小次序为:落叶松大于红松大于云杉。在带状皆伐改造模式中,红松在8 m和10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6 m和8 m带宽的垂直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10 m和15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在林窗改造方式下,红松在面积为150到3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面积为25到1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林窗内的生长状况指标均很高,生长效果都较好,无明显差异。根据苗木的生长效果为低质林改造选择合理的改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提出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林业科技创新和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营。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兴安岭地区低质林的择伐改造模式,选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释放和枯落物持水特性3个指标层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改造模式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强度的改造效果,从优到劣的排序为:①采伐强度22%,②采伐强度31%,③采伐强度66%,④采伐强度77%,⑤采伐强度55%,⑥采伐强度47%,⑦采伐强度41%;在实验选择的采伐强度范围内,随采伐强度增加改造效果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采伐强度22%的改造效果最好,采伐强度41%的改造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测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试验样地苗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改造方式造林的成活率及生长率.结果表明:横山带造林成活率高于顺山带和林窗的造林成活率,而顺山带造林生长率略高于横山带和林窗的造林生长率.从三种树种在同一改造方式内的造林效果看,红松造林成活率高于云杉和落叶松.带状皆伐选择8~10m采伐带宽度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率较高,造林更新效果较好.从幼苗成活率、生长率看,中等林窗是造林更新的适宜面积.成活率及生长率混交造林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燕麦育种所需优良亲本,发掘燕麦优异种质资源,本试验对15个燕麦品种(系)的主要表型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燕麦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产量等11个表型和农艺性状上具有极显著差异;各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单株穗数、种子长度、分蘖数、千粒重及籽粒产量5个性状变异度较大,变异系数在22.68%~45.11%之间;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2.62~2.70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穗长、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8、0.728、0.756、0.723,产量与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2。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燕麦品种(系)分成3类种质群,第1类种质群生育期较短,有较强的抗逆性;第2类种质群属于中熟高产型;第3类种质群属于晚熟高产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伊春林区森林结构、森林资源利用现状、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伊春林区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建议与措施。分析了木材产量与木材消耗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为科学安排木材生产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实现生态林业的发展与木材资源的永续利用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