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 ,饲喂 4种含有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的日粮 ,在精粗比为 30∶70 ,饲养水平为 1.3MJ日粮条件下采用 4× 4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pH值、NH3 -N和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各处理组对瘤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P >0 .0 5 ) ;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比都有降低瘤胃NH3 -N浓度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对VFA浓度也有一定影响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各处理组间乙酸 /丙酸基本接近 ,均属丙酸 /乙酸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美利奴×小尾寒羊杂交公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d,其中过渡期10 d、预饲期5 d、正试期35 d,测定绵羊背最长肌中的FAS、LPL、ACC及SC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绵羊背最长肌中ACC和SCD酶活性显著受到抑制(P0.05),罗格列酮组绵羊背最长肌中LPL和SCD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在绵羊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栏饲养(2.0 m×1.2 m)。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 d,其中过渡期为10 d,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35 d,测定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酯酶(LP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提高(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活性显著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FAS、LPL、ACC和SC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梧桐子油组ACC活性显著高于罗格列酮组(P0.05),梧桐子油组SCD活性显著低于罗格列酮组(P0.05)。  相似文献   
4.
重铬酸钾作为奶样防腐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是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家族的总称,在这个家族中至少有28个同分异构体,它们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脂肪中.其中含量最多,生物学功能最为广泛的c9t11 CLA,占整个CLA总量的80%~90%.其生物学功能包括抗肿瘤细胞生长、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糖尿病等.其次为t1oc12 CLA,占CLA总量的3%~5%,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为降低脂肪酸的合成,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与生长等.给反刍动物饲喂具有不同脂肪酸含量特征的油菜籽、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等,或对体内硬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的活性进行调节,均可提高反刍动物组织中的CLA含量,从而生产出具有促进人体健康的功能性畜产品.未来的研究应该阐明共轭亚油酸中的共轭结构是如何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在其他营养物质中是否也存在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测定牛奶中细菌及体细胞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牛奶中细菌及体细胞含量的方法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呼和浩特010018)张润厚测定牛奶中细菌及体细胞含量的方法比较多,目前大家可以采用的能比较准确地测定方法是直接镜检法。1检测原理真接镜检法是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确定鲜奶中微生物数量的一种检验方...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亚麻油对肉羊生产性能、肉品质、肉中脂肪酸含量及脂代谢关键调节因子和脂代谢相关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日龄((100±10)d)和体重((27±2.17)kg)相近的健康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2代公羔24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试验处理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O、L、LOM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含油量为4%的亚麻油、亚麻籽、亚麻油微胶囊脂末。饲养试验过程记录肉羊体重、干物质采食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屠宰后测定肌肉pH、剪切力等肉品质指标,采用烘干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高温灰化法分别测定肉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及灰分的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分别测定肉中脂肪酸含量和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亚麻油不同添加形式对肉羊平均日增重有影响,LO组日增重显著低于CON、LOM和L组(P0.05),添加油脂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但其他营养成分并无显著变化(P0.05)。与CON组相比,LOM组显著降低了肌肉剪切力,提高了肌肉嫩度(P0.05),但亚麻油的不同添加形式对肌肉的p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失水率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2)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肌肉中ALA、CLA和AA的含量,显著改善了n-6/n-3的比例(P0.05),LOM组CLA含量较CON组、LO组、L组显著提高375%、171%和58%,L及LOM组比CON组n-3PUFA显著提高151%、178%(P0.05);3)日粮添加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脂代谢关键调节因子PPARγ、SREBP1mRNA表达量有影响显著,LO、LOM和L组与CON组相比分别上调PPARγmRNA表达量53%、68%及36%,对SREBP1mRNA表达量下调47%、49%、53%(P0.05);试验组对脂代谢相关酶中FAS、SCD基因的表达量有抑制作用,LOM组SCD表达量显著高于L组(P0.05),并且显著上调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CON组的2.7倍(P0.05),但对ACC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富含亚麻油物质有利于PUFA沉积,并能够促进PPARγ、LPL基因表达,抑制SREBP1、SCD和FAS基因表达,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能够通过提高肌肉中PUFA,尤其是CLA含量,改善肉品质,增加肌肉嫩度,较亚麻油及亚麻籽可更好的提高舍饲羊肌肉中的PUFA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泌乳前期日粮中添加复合缓冲剂,研究缓冲剂对泌乳牛血液活性T淋巴细胞及血清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奶牛泌乳前期添加缓冲剂,可使血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活性T淋巴细胞从71.75±5.63%提高到78.75±6.79%,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γ球蛋白,试验组从28.08±3.53%提高到34.23±6.87%,试验结束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荷兰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小国,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降雨量约为775mm。陆地总面积为340万公顷,其中200万公顷用于农业生产。饲养牛羊的草地为105万公顷,作物80万公顷,用于园艺生产的11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马铃薯和甜菜,玉米的种植面积约为作物种植面积的30%,主要作青贮饲料,6%的种植玉米收获籽实。总人口为1500万,人口密度为460人/平方公里。只有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包括渔业和林业),因表1 一些农产品的自给率(1995年)农畜产品自给率(%)农畜产品自给率(%)食糖167猪肉2…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2代公羔24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O、L、LOM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含油量4%的亚麻油、亚麻籽炒粒、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①日粮添加亚麻籽、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L、LOM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LO组(P < 0.05);②LOM组背膘厚显著高于CON组及L组(P < 0.05),但各组间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③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均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 < 0.05),显著降低LO及L组(INS)浓度(P < 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及瘦素(LEP)含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④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 > 0.05),但LOM组可显著提高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 < 0.05)。综上所述,亚麻油不同添加形式对血液脂代谢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可提高血清TC、LDL-C及HDL-C含量,降低INS的浓度;直接添加亚麻油将对肉羊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降低ADG及MCP浓度;添加亚麻籽炒粒和亚麻油微胶囊脂末均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但添加微胶囊脂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