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浆果色泽鲜艳,汁多味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临沂市营南县自1994进行草莓早熟种植取得了成熟经验,他们的做法是:1 选用优良品种 经过多年的大棚草莓生产证明,从日本引进的宝交早生为最适宜的品种。该品种叶片椭圆形,叶缘稍向里卷,呈匙状,叶色深绿有光泽,托叶淡绿稍带粉红色。第1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9.2g,最大单果重  相似文献   
2.
不同胁迫条件对青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青、阳都青菜2个品种的幼苗分别进行低温弱光(4~8℃;500 lx)双重胁迫和低温弱光盐(200 mmol/L的NaCl溶液)三重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叶绿素(CHL)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的青菜幼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程度不同,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耐低温弱光和对低温弱光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杂交一代番茄花期进行低温弱光(10℃和100 μmol·m-2·s-1)处理7 d后,与末处理进(0 d)相比较发现,植株的Fv/Fm,ETR,ΦPSⅡ下降,而NPQ上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白菜杂交种的广泛普及,用种量越来越大,繁种规模也随之扩大,提高繁种田的经济效益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繁殖大白菜生产用种,以往多采用春季小种繁种法.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区相继推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农业部提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山东省印发了《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9)》,这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校教学基地连续3a(年)采用冬前沟栽大苗越冬的方法繁殖生产用大白菜杂交种,平均每667m2产量达87.7kg,比春季小株繁种增产40%以上,而且管理方便、成本较低。现将其主要配套技术总结如下。1 播种与定植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底至10月初。苗龄25d(天)左右,当幼苗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按60cm的行距开沟,沟深20cm,上口宽30cm,底宽10cm。沟内撒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0kg、钙镁磷肥25kg、尿素25kg,撒入沟底并拌匀。然后开穴定植,株距35…  相似文献   
7.
繁殖大白菜生产用杂交种,以往大多采用春季小株繁种法。这种方法生长期短,生长势强,产量远远高于母株繁种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育苗时间是在严寒的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对育苗设施及管理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用工量大,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定植后遇低温、多雨天气,大多缓苗慢,发棵迟缓,营养体小,产量较低。用冬前沟内定植大苗越冬的方法繁殖生产用大白菜杂交种,管理方便,产量高。我校教学基地连续三年采用这种方法繁殖大白菜杂交种,667m2平均产量为87.7kg。增产效果及主要配套技术总结如下:1 大苗越冬采种的增…  相似文献   
8.
刘琳  张渝洁 《西南园艺》2004,32(2):28-29
白粉病是临沂市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2003年4月份在大店子镇调查,大棚有85.5%发病,一般大棚病株率为46.5%,病果率42%,重病大棚病株率和病果率分别高达85%、90%,以上,该病还有逐年加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1,GDF11,又名BMP11)在胸腰椎数变异中的作用,本试验克隆了该基因包含外显子2在内的部分编码区,并进一步采用RT-PCR技术对其在猪胚胎和初生仔猪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5d的猪胚胎中,后肢、牙龈、脑、肝脏、肾脏、胸椎、腰椎各组织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前肢、眼、心脏、肺脏中的表达较弱,在颈椎和荐尾椎中没有观察到GDF11的表达。在45d猪胚胎的后肢、脑、眼、胸椎组织中GDF11的表达较强,而在前肢、牙龈、肺脏、肾脏、腰椎和荐尾椎的表达相对较弱,在肝脏中的表达极其微弱。在心脏和颈椎中没有检测到GDF11的表达。在55d的猪胚胎中,前肢、后肢、脑、眼、肝脏、颈椎、胸椎、腰椎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肺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强,牙龈和荐尾椎中的表达较弱,而在心脏中没有检测到GDF11的表达。3d仔猪的后肢、牙龈、脑、肾脏和腰椎组织中GDF11有明显的表达,脾脏组织的表达量较高,前肢、肝脏、心脏、背腰最长肌和肺脏中的表达相对较弱,在眼、颈椎和荐尾椎中的表达极弱,在胸椎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在所检测的不同时期的所有组织中,脑和肾脏组织表达明显地高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拟克隆山羊的Dkk1基因并对其多态性及其与山羊产绒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与山羊产绒量有关的DNA标记。山羊Dkk1基因的获得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产绒量的高低混成2个基因组DNA池,PCR扩增测序寻找差异的核苷酸,然后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Dkk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获得了山羊Dkk1基因3491bp的序列,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265个氨基酸残基,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对应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共发现33处单核苷酸替代和一处内含子2中四碱基的插入。对启动子区2个邻近的多态性位点(T593C-C603A)的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5个山羊群体中,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白绒山羊个体在产绒量、单位体表面积产绒量、初生体质量、出生到断奶体增质量上差异不显著(P0.1),但A等位基因(T593-603C)对产绒量较为有利。结果表明,山羊Dkk1基因与其它哺乳动物相应序列高度同源,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启动子区的2个多态性与绒山羊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