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不同地理来源的蠋蝽种群的生物学特征, 指导蠋蝽的扩繁及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应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河北廊坊和贵州六盘水两个地区蠋蝽种群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贵州六盘水蠋蝽种群的体型显著大于河北廊坊种群; 河北廊坊蠋蝽种群的若虫期虽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但二者无显著差异; 河北廊坊种群配对饲养的雄虫和单雌饲养的雌虫其寿命显著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配对饲养的雌虫寿命两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种群蠋蝽雌虫均在羽化后5~8 d进入产卵高峰期, 贵州六盘水种群的产卵前期较短, 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其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河北廊坊种群?  相似文献   
2.
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生产目前普遍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其固体载体多为大米及稻壳等材料,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培养参数的优化与选择,如培养基成分、温度、光照、pH值、含水量及接种量等。绿僵菌制剂的剂型主要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干菌丝和油剂,其助剂的成分及配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应用方面,全球已登记的绿僵菌商品有17个,应用效果较好,防治对象集中于直翅目的蝗虫类、蜚蠊目、同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类以及鞘翅目的蛴螬等害虫。本文从工艺研究、剂型研发、商品化及应用等角度对绿僵菌生物农药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在不同湿度对4种该草原优势植物的取食量。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50%~80%湿度下的取食量显著大于其他湿度,结合近地表5cm处草场湿度估测亚洲小车蝗单头单日取食量;同时考察亚洲小车蝗不同龄期的田间存活率,确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的防治指标为20.6头/m2。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护地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保护地蔬菜害虫为害日益严重,鉴于化学农药防治易造成污染,生物防治必将成为保护地蔬菜害虫防治的优选。对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包括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信息素、杀虫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及新兴生物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为保护地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其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龄期的益蝽对粘虫的捕食能力。选择饥饿24 h的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对不同密度的3龄粘虫进行捕食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为3、4、5龄益蝽若虫和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分别为3.33、4.23、8.00和6.50头,每个龄期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攻击率分别为1.036、0.742、1.445和1.422,处理猎物的时间分别为0.313、0.158、0.112和0.135 d;试验中发现益蝽偏食活猎物。结果表明利用益蝽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5龄若虫,控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三种猎物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黏虫幼虫、米蛾幼虫、柞蚕蛹3种替代猎物对于饲喂蠋蝽的营养适合性,在室内测定了3种猎物的营养组成以及蠋蝽取食3种猎物后的发育历期、体重、体长、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为扩繁蠋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蠋蝽取食3种猎物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体重、体长、性比不受食物处理的影响。蠋蝽在取食黏虫和柞蚕蛹时,其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卵孵化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蠋蝽取食米蛾时,卵孵化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29.88 d,明显长于取食黏虫和柞蚕蛹的蠋蝽,历期分别为25.57和26.15 d;世代单雌平均产卵量为231.44粒,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360.00和441.00粒;成虫获得率为23.78%,极显著低于取食黏虫与柞蚕的获得率60.00%和60.56%;然而雌、雄虫寿命均较取食黏虫与柞蚕有所延长。综上所述,黏虫幼虫可作为室内扩繁蠋蝽的猎物。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七星瓢虫滞育相关蛋白质的类别和功能,在滞育调控及滞育后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ESI-QUAD-TOF)、生物信息学等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表达量存在2倍及以上差异且差异显著的蛋白点进行鉴定。应用Mascot软件进行数据库检索,根据数据的匹配程度鉴定蛋白质。所得蛋白质中,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两种关键酶呈现差异性表达,其中苹果酸脱氢酶(gi|212508346)呈上调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gi|21392222)则呈下调表达。苹果酸脱氢酶的增加,推测与滞育状态下的生理需求相关:一方面与昆虫对NAD的合成和利用有关,另一方面或是七星瓢虫应对滞育环境条件的一种应激方式,与正常个体的代谢通路相比,滞育个体开启了另外的代谢通路以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异柠檬酸脱氢酶作为三羧酸循环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的限速酶,在滞育个体中下调表达,或反映了三羧酸循环整体速率的降低,表现在滞育七星瓢虫体内维持了低水平的能量代谢。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从蛋白质水平深入揭示七星瓢虫滞育调控及其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寄生蜂的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至为重要,调控其发育对提高产品贮存期、延长控害时间、适时防治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列举并分析了127种寄生蜂的滞育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出:(1)温度与光周期是影响滞育状态的关键因子,寄主及营养状态会影响滞育;(2)滞育敏感虫态多为滞育虫态的前一个发育时段;(3)部分种类存在母代效应,其子代抗逆性与适应力更强;(4)通过滞育延长寄生蜂产品的货架期是可行的,滞育贮存期最长可达16个月;(5)滞育后生物学研究表明,滞育解除后当代及子代的生防性能提升,但也付出种群死亡率增高的代价。在此基础上对寄生蜂滞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绿僵菌防治低密度草原蝗虫对蝗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草原蝗虫的防治受到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而因化学农药对生态的破坏严重,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针对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后的对比进一步证实生物农药防治草原蝗虫的对生态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证实了生物农药对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龟纹瓢虫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蝇蛆和黄粉虫蛹作为外源动物蛋白配制龟纹瓢虫幼虫人工饲料,从初孵幼虫开始饲喂,以幼虫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历期、羽化率、成虫体重、成虫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外源动物蛋白的添加形式进行筛选,蝇蛆及黄粉虫蛹脱脂粉饲喂效果均优于其他蛋白形式;在上述结论配方的基础上,以脱脂粉、酵母抽提物、蔗糖和橄榄油为主成分进行L9(34)正交试验,经Duncan's新复极差检验分析,得出两组优化配方:(1)蝇蛆脱脂粉0.50g、酵母抽提物0.25g、蔗糖0.30g、橄榄油0.01g;(2)黄粉虫蛹脱脂粉0.50g、酵母抽提物0.35g、蔗糖0.30g、橄榄油0.02g.验证饲养表明,两组理论优化配方均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