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早花1号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1999年4月通过品种审定,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菜用型花生新品种。1994~1996年在所内试验,三年平均667平方米产干果353.4千克,比鲁花9号  相似文献   
2.
张祖明  王恒文  王宗标  孙石  王幸 《花生学报》2003,32(Z1):446-448
介绍了花生新品种徐花8号的产量表现和它的特征特性以及一些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保持该品种的种性和纯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花生新品种徐花五号的选育张祖明,路兆英(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221121)徐花五号(原徐州7803)是徐州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春、夏播兼用型高产花生新品种。1990~1991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及1992年生产试验,达到和超过了预定增产指标,1993年...  相似文献   
4.
徐花5号花生夏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张祖明,路兆英,李庆华(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江苏新沂市阿湖镇农技站)徐花5号花生是徐州市农科所1978年用7211-40-1为母本,花28为父本杂交于1986年育成的早熟高产花生新品种。1993年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所图书情报工作在为全所科研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几项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对加强图书情报的服务力度,促进全所科研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江苏省花生产业现状,存在着播种面积小、管理水平低、科研投入不足及花生深加工潜力未得到充分开发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扩大种植面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快新技术推广及构建完善的现代化花生产业链等手段促进江苏花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花生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我国花生生产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保证我省花生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对我省花生生产和科研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花1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选育的以中间材料徐9135-14(油料所31269 ×徐州68-4)作母本,中果型早熟品种花2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外观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2013年1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建议在黄淮海、华北花生产区种植.该文综述了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徐花17号的选育进程、产量表现、品质特性及品种优缺点,并详述了徐花17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豆11号”是一个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含油率为22.7%,比目前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徐豆9号”和“泗阳288”分别高6.3和5.1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38.41%和28.61%。1999—2000年参加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试验结果平均667m^2产202.64kg,比对照“泗阳288”增产2.44%。  相似文献   
10.
徐早花 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冀油 4号为母本 ,狮油 1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 ,于 1999年 4月通过品种审定 ,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菜用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 1997~ 2 0 0 0年经多点不同播期试验示范 ,产量幅度在 4 5 0~ 10 5 5 kg/亩 ,具有适播期长、适应性广、鲜果上市早、产量高、食味佳、商品性好等特点。如采用双膜覆盖栽培 ,可于 3月中下旬播种 ,6月下旬即可收获鲜花生上市 ,较常规栽培法提早近两个月。一般亩产鲜果 6 0 0~ 80 0 kg,效益 2 0 0 0元 /亩左右 ,每亩增效 10 0 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