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湖南省早稻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1年到2000年,湖南省早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中熟当家,迟熟比例下降,早熟比例先降后升,杂交早稻发展迅猛;拔尖品种减少,主栽品种主导作用降低;品种数量大量增加,60%以上品种年播种面积低于6.7khm^2。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对今后早稻育种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培两优162是1996年用培矮64S与sh162配制而成的两系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稻产,抗倒性强,米质较好,介绍了培两优1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晚稻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1-2000年20a来湖南省晚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下同)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湖南省晚稻品种的演变呈现出如下持点:杂交稻占主导地位,且比例不断扩大;威优系统和汕优系统构成杂交稻主体;常规稻主栽品种逐步实现优质化;品种数目不断增多,单个品种播种面积减少;超过68%的品种年播种面积低于6700hm^2。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围绕改良早籼稻品质、增强其稻瘟病抗性的目标,利用已有的优质稻中间材料进行有性杂交,采取本地选育与病圃筛选同步进行的办法,结合南宁、海南南繁加代,较好地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结合在一起,育成抗稻瘟病优质稻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143。对其特征特性及在南方稻区区试的表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测两优31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该组合已于2001年3月通过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是我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审定的二等优质杂交稻。  相似文献   
6.
株两优505是用优质抗稻瘟病早稻新品系505与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丰产稳产性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米质较优,在华中双季稻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抗稻瘟病优质早籼湘早143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改良早籼稻食用品质、增强其稻瘟病抗性的目标,利用已有的优质稻中间材料杂交,采用本地选育与病圃筛选同步进行,结合南宁、海南南繁加代,较好地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结合在一起,育成抗稻瘟病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143。该品种于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