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药剂对比防治秧田期灰飞虱试验表明,敌敌畏的复配剂和新一佳(毒死蜱)与蚜虱清混用的效果比较理想.在生产上推广使用要掌握好敌敌畏用量.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小麦高产目标,在海安县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创建项目,分析项目的技术方案,总结主要的技术措施,最后就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在水稻大田内对五代灰飞虱和六(3)代白背飞虱进行了10个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期只有1~3d,吡蚜酮和烯啶虫胺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较好的持效性。在稻飞虱的若虫盛期,亩用25%吡蚜酮25g,药后21d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50%烯啶虫胺4g,药后21d的防治效果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对稻田稻螟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第三代稻螟蛉严重发生的稻田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20%甲维.毒死蜱WP1.5~1.8kg/hm2、30.2%甲维.毒死蜱EC1.05~1.35kg/hm2和20%甲维.毒死蜱EC1.5kg/hm2于药后第1~3天,20%虫酰.辛硫磷EC1.5kg/hm2和5%丁烯氟虫腈EC0.6kg/hm2于药后第3天的杀虫效果均达95%以上,40%二嗪.辛硫磷EC1.2kg/hm2于药后3~9天的杀虫效果稳定在80%以上。以上各药剂处理在药后第6天时,对初孵幼虫的控制效果均表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2年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77.65%和83.91%。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稻纵卷叶螟在本地区水稻上连续大发生,部分田块危害严重。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选用药剂不当。造成防治效果降低,残虫增多,是大发生、危害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寻找合适的药剂。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笔者于2003年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赤霉病是我县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该病于2002~2003年连续两年在我县大发生,自然病穗率达50%以上,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为寻求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笔者于2004年对25%使百克EC防治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海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程度已成为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化学除草是油菜生产中的一项极其有效的技术措施。为寻找适合我县使用的高效、安全的油菜田除草剂,我们于2004年对全县不同区域油菜田杂草的发生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有关药剂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麦叶蜂严重发生的小麦田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麦叶蜂3、4龄幼虫高峰期,用48%毒死蜱EC 600~900 g/hm2、50%稻丰散EC 450~1 050 g/hm2、98%晶体敌百750~1 500 g/hm2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300~450 g/hm2,对麦叶蜂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药后16~40 h的杀虫效果均达到95%以上,且各药剂及其用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在麦叶蜂明显发生的小麦田内进行了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稻丰散、毒死蜱、虫酰·辛硫磷、氟铃·辛硫磷、敌百·毒死蜱、甲维·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麦叶蜂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幼虫盛期一次用药,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