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0篇
  36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JEV、PPV、PRRSV、PRV多联PCR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JEV、PRRSV二联 PCR,PPV、PRV二联 PCR以及这 4种病毒 4联 PCR对来自内蒙、广州、广西、天津、北京、吉林病料进行检测 ,共检了 1 4 6份病料。其中 PRRSV阳性 7份 ,PPV阳性 1 2份 ,PRV阳性 2 1份 ,PRV和 PPV混合感染 4份。并对 5份人工接种 JEV小鼠病料检测 ,其中 4份为阳性。随后对部分阳性 PCR扩增产物进行点杂交和核苷酸测序鉴定 ,证实了 PCR扩增准确性。对内蒙 PRRSV阳性扩增带测序结果显示 ,我国流行 PRRSV为美洲型 ,在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上有 3个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常引起牛、羊、猪等动物的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肺炎、关节炎、心内膜炎、乳腺炎、皮下脓肿等〔1〕,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化脓隐秘杆菌以前被称为化脓棒状杆菌、化脓放线菌,1997年Pascual Ramos等〔2〕将该菌从放线杆菌属中重新分类为隐秘杆菌属。化脓隐秘杆菌是隐秘杆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病原体,是经济型家畜(牛、羊和猪)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闽西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建立时间序列,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1981-2013年闽西地区霜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无霜期延长,近33年约增加22天。这为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布局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6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农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07-1186为母本、绥07-104为父本,经过常规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绥农76粗蛋白质(干基)含量高达46.78%。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19021)。该品种生育日数115 d,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及吉林、内蒙、新疆等相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菜生长早期传统人工苗情调查方法效率低、主观意识强,不能满足大面积或经常性高精度苗期调查作业需求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无人机影像及机器学习技术,提出一种油菜苗视频流检测模型及计数方法。通过对YOLO系列基础模型添加多头自注意力,用BasicRFB(basic receptive field block)模块替换原有的空间池化结构(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SPPF)模块,并对Neck部分添加一维卷积及更换下采样方式等,进一步结合DeepSORT(deep 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算法和越线计数技术实现对油菜苗的数量统计。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YOLOv5s的交并比阈值0.50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3.1%,交并比阈值0.50~0.95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67.5%,明显优于Faster R-CNN、SSD和YOLOX等其他经典目标检测算法,交并比阈值0.50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高出14.82、26.37和3.3个百分点,交并比阈值为0.50~0.95范围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高出25.7、33.9和6.7个百分点。油菜苗计数试验结果表明,离线视频计数时,在合理的种植密度区间内,所提算法的油菜苗计数精度平均达到93.75%,计数效率为人工计数的9.54倍;在线实时计数时,在不同天气情况下,计数平台的油菜苗计数精度最大相差1.87个百分点,具有良好的泛化性,满足油菜苗计数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东柳沟沉积泥沙粒径空间分布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东柳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主河道中泥沙颗粒的粒径特征,研究流域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及其粒径变化过程。应用激光粒度仪对研究区内的河道沉积土样进行测定,使用秩和检验对泥沙颗粒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流域沉积泥沙粒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中值粒径和河道比降的变化,将东柳沟流域分为丘陵区、沙丘区和农田区3个区域。流域沉积泥沙的中值粒径从上游丘陵区到下游农田区逐渐呈减少的趋势。3个分区的沉积泥沙级配特征有显著不同,丘陵区的沉积泥沙主要由粗沙构成,极粗沙和中粗沙约占57%。而沙丘区和农田区以细沙为主,且越往下游细沙含量越大,其中沙丘区沉积物中细沙及更细的颗粒所占比例约为64%,农田区沉积物中细沙及更细的颗粒所占比例约为84%。据此表明,东柳沟的侵蚀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的交替叠加,其中沉积泥沙中值粒径变化最剧烈的地方是风蚀和水蚀交错最为频繁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3,5,6-三氯-2-吡啶醇(TCP)的化学结构稳定、水溶性高、运移能力强,对水体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在有机质含量低、大孔隙度高、导水性好的紫色土地区,风险更加显著。为研究TCP在紫色中的迁移规律,该研究依据紫色土的典型耕作类型,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国家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采集3组土样(小麦-玉米轮作的坡地、水稻-油菜轮作的水旱农田和萝卜-白菜套种的菜地),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紫色土对TCP的吸附特征,并采用稳定流场饱和均质土柱的易混合置换试验研究TCP的动态迁移过程,最后对其迁移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紫色土对TCP的吸附特征呈线性,在坡地、水旱农田和菜地中的吸附系数分别为1.94、1.22和1.02 L/kg,且黏土含量和矿物组成是主要影响因子;TCP的出流平衡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的77%(坡地)、84%(水旱农田)和92%(菜地),相应的平衡时刻分别为2.88PV、4PV和6.5PV,表明TCP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用非平衡两点对流弥散模型模拟TCP在3种耕作条件下迁移,表明TCP以瞬时吸附为主,其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分形系数在坡地、水旱农田和菜地中依次减小,但一阶动力学常数依次增大。研究结果为探索TCP在紫色土壤中的迁移机制和预测防止TCP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茂沟流域淤地坝系土壤颗粒与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坝系坝地土壤颗粒与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陕北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7个土壤剖面,采集土样940个,分析了分形维数、粗化度、有机碳与各粒径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坝地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依次为砂粒、黏粒;(2)王茂沟坝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在2.674~2.829之内变化,垂直剖面上变化很微小,坝前、坝中、坝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分别为2.803 3,2.783 6,2.795 8;(3)王茂沟坝地土壤质地粗化度在0.27~0.58,平均值为0.44,坝前(0.40) < 坝后(0.45) < 坝中(0.46);(4)坝地土壤颗粒在0.05~0.002 mm和 < 0.002 mm范围内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成极显著正相关,在2.0~0.05 mm范围内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成极显著负相关;坝地土壤有机碳与粉粒和黏粒呈正相关,与细砂粒和极细沙粒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 (Pleurotuseryngii)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菌肉厚 ,开伞慢 ,柄组织细密结实 ,雪白粗长 ,孢子少 ,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 ,味道鲜美 ,被称为“平菇王” ,寡糖含量丰富 ,口感极佳 ,有整肠美容效果 ,市场前景看好。我所在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