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二类动物疫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等常规血清学方法为人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2种不同的试验方法,所判定的结果不同,如果把补体结合试验做为奶牛布病监测的最终判定结果,将有35.9%试管凝集试验阳性奶牛被漏判为阴性。在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密云地区规模化牛场支原体流行情况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2019年-2021年从密云地区规模化牛场采集疑似支原体感染的病死牛病料组织1 294份,用ELISA和PCR对采集样品进行牛支原体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的病料组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进行牛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19年-2021年密云地区牛养殖场牛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8.7%、32.8%和38.1%,呈现上升趋势,从431份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103株牛支原体菌株,分离菌株对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41.7%以上,对其他6种抗生素耐药率为15.5%~31.1%,呈现多重耐药性,以耐11(19.4%)、10(22.3%)、9(24.3%)种药物分离菌株最多。说明密云地区规模化牛场支原体流行严重,对临床中常用药物出现了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我国猪用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污染情况,本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了部分蓝耳病弱毒疫苗和猪瘟细胞苗中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分析其核酸序列的遗传特性,结果共检测出9份BVDV阳性样品,分子遗传分析表明污染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别属于BVDV的1a型和1b型。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抽检北京市密云县220份鸡血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免疫效果良好,抗体水平较高,通过抗体滴度、平均抗体滴度和标准差的对比可以看出规模场户免疫效果比散养户要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牛、猪、羊O型、亚洲-Ⅰ口蹄疫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密云地区偶蹄动物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初步摸索到口蹄疫O型、亚洲-Ⅰ2价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看出有基础免疫的牛、羊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120d内均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滴度70%以上的保护水平,有明显的免疫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从监测分析,猪群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水平非常低,根本达不到对猪群的有效保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8株牛支原体分离株P81表面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我国采集自8个省份患有牛呼吸道疾病的肺脏组织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得到8株牛支原体(M.bovis)分离株。参考GenBank中已发表的M.bovisPG45株的P8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P81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上,筛选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P81基因全长2097bp,含有1个开放性阅读框,编码699个氨基酸。这8株M.bovis分离株的P81同源性为99.4%~99.9%,与PG45株同源性94.6%~94.9%,与无乳支原体(M.agalacia)PG2株同源性仅为73.8%~74%,结果表明,M.bovisP81基因基因高度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具有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某鸡场(12~33日龄)进行研究.通过病理剖解,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试验确定该菌是大肠杆菌毒珠,血清型为O78.通过物敏感试验,证明本菌最为敏感药物是呋喃唑酮,对氟苯康(氯霉素替代产品)、环丙沙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9.
北京市密云地区奶牛焦虫病常以散发为主。由于近几年密云县奶牛行业发展很快,主要以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场为主,引进奶牛后,不注意隔离检查就转入群体而造成感染发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以产后发病居多,多数是由于产科疾病造成带虫免疫,奶牛抵抗力下降而继发,通过诊断,对比用药,采用贝尼尔用药和辅助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二类动物疫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布病,国家规定每年进行2次奶牛布病检疫净化。我站化验室在多年的布病检测中发现,相同的血样采用试管凝集方法与补体结合方法所产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并对该现象进行调查分析。1布病实验室检测方法我县的奶牛布病检测:县兽医站化验室首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对初筛检测出的阳性奶牛血样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经试管凝集试验出现阳性的奶牛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