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黑龙江明水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质量评价是改善农田质量状况、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基本农田保护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质地、土层、气候、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规模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模糊聚类及GIS技术,从地块、乡、县三个尺度评价该县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然等别中,一类地面积12 832.17 hm2,占8.89%;二类地面积111 269.06 hm2,占77.05%;三类地面积20 301.55 hm2,占14.06%。该县耕地总体质量一般,西部基本为二类地,东部主要为三类地。综合等别中,一类地面积60 794.01 hm2,占42.10%;二类地面积56 950.72 hm2,占39.44%;三类地面积60 794.01 hm2,占18.45%,一类耕地面积比例比自然质量耕地面积比例提高了33.21%,说明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农地经营规模对不同形式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地流转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构建农民农业收入的C-D生产函数模型,剖析农地经营规模对东北地区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影响不显著;地均农业生产支出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域(辽宁省)和年份变量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扩大有效增加了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然而未能有效提高地均农业纯收入.未来东北地区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政策调整,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农地利用的地均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超高温菌好氧堆肥技术对人粪便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传统堆肥存在的堆肥温度低、堆肥周期长的问题,采用超高温菌好氧堆肥技术对人粪便进行处理,检测超高温菌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pH值、大肠菌群数、种子发芽指数、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高温菌好氧堆肥的堆肥周期为10 d;在无外加热源条件下,堆肥最高温度达84℃,且80℃左右为常态;其余各检测指标也均符合相关腐熟标准.试验结果证明超高温菌好氧堆肥对人粪便具有良好处理效果.传统堆肥的最高温度一般只能达到50~70℃,甚至更低,堆肥周期一般为25~45 d.相较于传统好氧堆肥,超高温菌好氧堆肥不仅提高了堆肥温度、大幅缩短了堆肥周期,而且在无害化程度、堆肥产物品质提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