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91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63篇
  79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叶产品日益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而优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融入必要的茶文化内涵就成为茶叶产品营销过程中的重要要求。本文拟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结合传统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从而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茶文化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系统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素养在音乐通识课程改革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繁荣发展,使其形式更加多元化,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茶文化繁荣复兴的今天,对同时音乐中民族民间音乐鉴赏中茶文化素养的影响研究更加重视,这是因为茶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同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两者本身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借助这些联系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音乐通识教育质量,同时也能够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盐胁迫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本试验以羽衣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0、40、80、120、160、200mmol/l)和NaHCO(3 0、20、30、40、50、60mmol/l)对种子萌发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1、2 种盐胁迫处理下,羽衣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2、高浓度的NaHCO3盐溶液对羽衣甘蓝种子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较NaCL 盐溶液显著;3、2 种盐  相似文献   
4.
<正> 选用丰产性突出的吉林20号、开育9号、辽豆3号和7335大豆品种,采用高肥、稀植、等距穴播、化学除草和地膜覆盖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以达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单产目的,为提高大豆单产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析影响造林质量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作根据多年来从事造林工作的实践,主要针对影响造林质量的思想观念、造林机制、苗木的选择供应、效益补偿机制、林业产业链、质量监管体系等社会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沙棘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有关沙棘的研究文献,综述了沙棘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与分布及其生态效益、生化特性、医学用途、饮料、食品、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饲用价值等,提出了沙棘资源当前与今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连茬种植、乱购种苗等现象的普遍出现,黄芪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俗称根腐病、麻口)在陇西县及周边地县大面积流行,为害严重。据2002年在陇西县9个乡(镇)定点定期挖根取样调查,平均病田率100%,病株率32.1%,病情指数18.1,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对黄芪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现将笔者3a来掌握的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症状幼苗发病叶色浅黄,生长迟缓,茎基部产生褐色条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腐烂;地上部叶色变黄,逐渐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析玉米生产环节对饲料原料真菌毒素产生的影响途径,提出了预防玉米及其饲料原料真菌毒素污染可采取的综合技术对策,主要有选育推广抗病虫新品种、采取措施及时预防病虫害,精细化区域品种布局、推广应用玉米籽粒高效脱水技术,适时收获,规范玉米籽粒晾晒、运输及贮存过程,加强玉米籽粒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手段和质量分级标准完善,以期从玉米制品特别是饲料产品源头上高效控制真菌毒素污染,为提高我国玉米及其饲料制品质量,确保人畜健康和玉米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类型,子粒用玉米收获时含水率是决定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质量、储藏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收获期子粒含水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化粒收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限制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经济与技术问题。对国内外促进玉米子粒脱水的农艺措施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未来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在选用适宜子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应结合各区域不同熟期品种的精细化布局,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精准运筹方式,创新适时冠层结构调控措施,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建立生育后期子粒灌浆和脱水动力学协同关系,营造通透群体微区环境,加速子粒水分散失;收获时间调节方面,除了依据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前后的子粒脱水动力学进程、种植规模、市场供需格局和农机调度管理等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田间倒伏、落穗、穗腐、虫害及野生动物破坏导致的产量损失;此外,应加强与关键技术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将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技术应用,促进我国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提升玉米生产竞争力,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