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产与具有超高产潜力水稻品种光合功能衰退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荣铣等人的很多研究表明 ,与产量成正相关不是整个光合功能期而是光合速率的高值期。 97- 7曾被国际水稻所选为培育超级稻的株系 ,但未获成功。从株型上看 ,97- 7是一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系 :叶片宽而长、厚度大、叶绿素含量较高 ,叶直立、受光条件好 ,剑叶叶面积达 78cm2  相似文献   
2.
水稻剑叶叶源量及其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个水稻品种剑叶叶源量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剑叶叶源量与单株产量,单穗重及每穗实粒数均呈极显正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说明,光合功能期对叶源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瞬时光合速率,叶面积的效 最小,结果还表明,剑叶叶源量在水稻品种间存在极显差异,说明利用这种遗传差异通过育种手段选育源量大的品种是可行的,品种内叶源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6.19-17.34%,表明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调节叶源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及其杂种双二倍体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杂种双二倍体与亲本硬粒小麦、簇毛麦相比,在气孔分布、气孔大小、叶绿体大小、叶肉细胞形态等方面均表现为中间型,略偏于光合速率较高的母本硬粒小麦。在叶片厚度上表现出超亲现象。与普通小麦宁麦三号相比,杂种双二倍体的各项与光合有关的解剖性状均接近。  相似文献   
4.
高玲  张荣铣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23-25,62
抽穗期施氮肥可提高小麦籽粒的全氮含量、总可溶性蛋白质量及游离态氨基酸与游离态赖氨酸量等。15N丰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氮素积累的总量逐渐增多,但含氮量却逐渐减少;籽粒发育过程中前期阶段是氮素积累占主要地位,后期是光合产物积累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杂种小麦碳同化特性及籽粒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春季小麦返青后的各生育期中,供试化杀型(CHA)杂种麦优4号和T型三系杂种麦优1号与亲本和对照相比,在群体光合速率(CAP)、群体叶源量(CLSC)和叶面积指数(LAI)上都表现明显杂种优势,这些优势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增强趋势。杂种小麦在返青后各生育期的群体干物重(PDW)均优于亲本。CLSC与PDW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CLSC可作为反映群体物质生产力大小的可靠指标。供试杂种在籽粒产量上的优势亦较明显,其平均优势(AH)大于超标优势(SH)。麦优4号、麦优1号的穗数、粒数、粒重三产量构成因素的AH均为正值,SH在麦优4号中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为正值,穗粒数为负值;在麦优1号中则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为正值,千粒重为负值。麦优4号的籽粒产量优于麦优1号。杂种小麦在CAP、CLSC上的明显优势是其获得PDW优势及籽粒产量优势的重要生理基础。本文还就杂种光合优势和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光合速率高值持续筛选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光合作用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杂种小麦麦优4号在不同生态因子下的光合速率均高于亲本。麦优4号及母本ND35的光饱和点约1200μE·m-2·s-1,父本扬麦158的光饱和点约1000μE·m-2·s-1,饱和光强下麦优4号的光合速率分别较ND35和扬麦158提高8.12%和20.18%。麦优4号及其亲本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均为25℃左右,但前者耐高温能力较强。在50~400μL·L-1CO2浓度下,供试品种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提高而直线上升,高浓度CO2(400~650μL·L-1)下麦优4号光合速率的增加快于亲本。水分胁迫条件下麦优4号较亲本维持了较高的光合速率,且在高渗溶液中下降缓慢。此外,麦优4号能适应更高的氮素水平。麦优4号的光合作用表现倾向于母本。  相似文献   
8.
小麦叶片老化过程中光合功能衰退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凯  张荣铣 《作物学报》1998,24(6):805-810
在小麦旗叶自然老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叶片全展时达最大值,以后至叶片枯黄不断降低,RuBPcase活性于全展后10天达到最大值,PSⅠ,PSⅡ活性在老化前期保持平稳,以后不断下降。RuBPcase活性与PSⅠ活生,PSⅡ活性比值也均于全展扣10天达最大值,以后呈迅速降低趋势,表明在叶片老化中后期,光合机构的光暗反应出现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不同夜间温度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单株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荣铣  方志伟 《作物学报》1994,20(6):710-715
本文用不同夜间温度连续处理抽穗开花后的小麦植株,对旗叶的光合作用和单株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夜间低温能明显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从而增加叶片的叶源量,提高产量。经计算缓降期延长一天,可使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分别提高2.0-2.5%和1.5-2.0%。夜间高温处理植株效果相反。试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旗叶老化期间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扬麦五号及野生一粒小麦旗叶老化期间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品种小麦旗叶全展后蛋白水解酶活力变化均可明显区分为低值稳定期和速升期, 分别对应于叶绿素的缓降期和速降期以及光合速率的高值持续期和速降期。低值稳定期, 蛋白水解酶活力在较低水平范围内波动; 速升期, 酶活力迅速升高。同时, 总可溶蛋白和 Ru B P Case 蛋白含量在低值稳定期内下降相对较缓; 速升期则迅速下降。暗示蛋白水解酶与光合功能衰退和叶片老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