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基于ARM的视频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进行研究及设计,通过ARM新一代嵌入式开发平台,与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及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视频数据的采集和远程数据的传输。设计中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通过USB摄像头进行视频数据的采集,解决图像的格式转换和MJPEG编码压缩的数据处理,以及通过软件的设计实现MJPEG格式文件到流媒体输出等问题,最终实现视频数据采集和传输。本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家庭环境的实时监测、家居的智能化控制、高危车间厂房无线监控与控制、中长距离的家庭视频通讯、企业实时视频监控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代表性长江鱼类体长值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究了其变化对资源变动的指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宜昌江段7种典型鱼类近10~40年体长变化的分析发现,其种群体长特征值变化与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资源本底值高、食性广泛、性成熟年龄低且繁殖力强的鱼类在禁渔政策实施后体长增加较快,反之则增加缓慢或不明显;(2)对宜昌江段、金沙江、赤水河和洞庭湖4处水域近20~40年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表明,其变动大致可分为下降、波动上升和明显上升3个阶段,与鱼类保护政策实施进程有较好的对应性;(3)宜昌江段铜鱼和优势种鱼类群落的平均体长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88),表明鱼类体长特征值与资源丰度密切相关;(4)基于Logistic曲线对宜昌江段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的分析预测表明, 2030年该值将达1.22,与20世纪80年代鱼类群落体长特征值接近,据此预测该江段鱼类资源在2030年可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本研究发现天然水域鱼类体长特征值变动与种群、群落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资源丰度及其变动有较...  相似文献   
3.
底栖硅藻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由于其对环境具有敏感性,可用做水体生态系统的指征生物,因此底栖硅藻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于乌梁素海的底栖硅藻调查中发现了中国曲丝藻属新记录种—温泉曲丝藻(Achnanthidium thermalis Rabenhorst)。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该种具备曲丝藻属基本特征,又因其具有中央区两侧线纹不对称,仅一侧线纹延伸至壳缘的特征,我们将其鉴定为温泉曲丝藻。进一步分析电子显微镜下该种特征,发现其具有典型的双列线纹,而曲丝藻属的常见种类线纹特征通常为单列线纹。依照分类依据,将其鉴定为温泉曲丝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