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了解和监测鸡新城疫抗体消涨情况,并准确决定免疫时间对控制新城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曾祖代罗曼蛋鸡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及时予以免疫接种,因而有效地控制了ND的发生。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和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最早发现于美国,因临床表现与狂犬病类似,故称伪狂犬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导该病的流行。我国自1947年刘永纯从猪体分离到PRV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报导流行。本文主要对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与检测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猪红细胞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1928年,由Schilling和Dinger分别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类球状附红细体。我国于1982年报道江苏南部地区发生的猪红皮病,后经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引起。本病常常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的交叉症状,是严重影响畜牧业的传染病之一,该病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应用姬姆萨氏、瑞氏以及吖啶橙染色液对13例疑似附红细胞体病猪的血涂片进行染色检测,比较其优缺点。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检测出附红细胞体,但吖啶橙染色法的检出率更高,是一种更有效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红细胞内、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以发热、溶血性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能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还能导致动物死亡,同时还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肉鸡腹水症     
腹水症是一种主要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仔鸡,以浆液性液体过量积聚在体腔中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该病在肉鸡饲养业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由于死亡或降低屠宰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几年里,腹水症已波及到世界各地,美洲18个国家的统计表明4.7%的肉鸡患有腹水症。在加拿大由于腹水症引起的损失占肉鸡产品的总损失已由1986年的3.5%上升到1994年的19%(Maxwell,1996)。1992年日本全国肉禽检查统计,肉鸡因检出腹水症禁止屠宰的为16.6%,全部废弃的占12.6%(尚志军,1999)。自1987年以来,我国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且随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使用第4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硫酸头孢喹肟对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对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死亡率,可以有效控制该疾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使用第四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硫酸头孢喹肟对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羊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对羊沙门氏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该疾病,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鸡场发生一种以雏鸡急性死亡、严重下痢为主的传染病。通过采集发病死亡雏鸡的肝脏等作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得到两种不同的菌。暂命名为001菌和002菌。001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三糖铁琼脂斜面上菌落为红色,穿刺线呈黄色,底部变黑,有气泡。发酵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硫化氢试验为阳性。001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发生凝集,与鸡白痢沙门氏因子血清O9、O122、O123的玻片凝集试验为阳性。故确定该菌为D群鸡白痢沙门氏菌。002菌为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小杆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上不溶血,为露珠样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和大肠艾希氏OK多价诊断血清不发生凝集。故确认002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第四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硫酸头孢喹肟对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病禽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对鸡白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该疾病,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