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蛋白大豆福豆234的选育及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福豆234系以莆豆8008为母本、黄沙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尿素、氯化钾施用量及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黄壤旱地,该品种最佳农艺措施是施尿素77.25~93.30kg·hm-2、氯化钾108.15~129.45kg·hm-2,种植密度28.35~32.5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3.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三系杂交籼稻亲本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亲本遗传距离,增强杂种优势,以及利用粳稻优质特性,是杂交稻育种途径之一。但籼粳交后代分离世代长,育种周期长,采用籼粳交F1花药培养的方法快速育成保持系花1B,然后核置换育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  相似文献   
4.
福建中、晚稻主栽品种(组合)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23个中、晚稻主栽品种进行了两年苗期人工接种在病区4个鉴定点采取田间自然艉发对叶瘟和惠颈瘟的鉴定,综合评定为中抗以上的品种有荆糯6号、汕优10号、特优689、汕优70、特优70、汕优明86等6个品种;根据抗谱分析,汕优10号抗性最强、抗谱最广,其次为荆糯6号、特优689,后3个品种抗性较弱,抗谱较窄。文中对2a抗性鉴定不一致的品种以发病重的一年代表该品种的抗性作了论证;分析了2a抽穗期降雨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湖南省华容县终南乡八岭村18岁的方仲蓉收到了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她以高出重点本科线58分的好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了。这本是天大的喜事,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方仲蓉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已是她第2次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但家里依然不能支付数千元的学费。  相似文献   
6.
前言历年制种资料的分析表明,闽南地区制种单产不高不稳,明显低于闽西北中制区,究其原因,除春秋两季制种的抽穗扬花期常遇高温低湿或阴雨低温寡照或台风等灾害性气候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没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穗不足,穗粒数少,异交结实率偏低有关。鉴  相似文献   
7.
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科农16号、优富8号、华农3号和生物剂ZSB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1)种子淀粉酶活性,尤其是α-淀粉酶活性提高,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蛋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转化速率加快,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3)芽干重增加、谷粒干重减轻.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促进了水稻种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种子内部贮藏物质的降解,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沪选23—9系由福建省种子总站和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从上海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引进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6~2008年参加福建省菜用大豆品种试验,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在三系杂交籼稻亲本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亲本遗传距离,增强杂种优势,以及利用粳稻优质特性,是杂交稻育种途径之一.但籼粳交后代分离世代长,育种周期长.采用籼粳交F1花药培养的方法快速育成保持系花1B,然后核置换育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使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该不育系为籼粳中间型(程氏形态分类指数为12分),株叶态偏籼,粒形和米质偏粳,生育特性弱感光,异交特性好,配合力较高.已配制优质杂交稻组合花优63,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正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子包衣后安排了3种不同的施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层一次性施肥法,满足了水稻包衣种子秧苗素质高,早发性好的需肥要求,促进了早分蘖和低节位分蘖。大田表现有效穗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