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麦赤霉病在青海各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轻病田病穗率在 2 %~ 9% ,重病田可达 5 0 %以上 ,个别田块高达 10 0 %。在青海 ,赤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在东部农业区 ,并以黄河、湟水流域实行小麦和玉米套种或冬春麦混种的地区发病重。柴达木地区、海北州发病轻甚至不发病。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各麦区小麦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雨日多、雨量大 ,相对湿度大时发病重。赤霉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因品种、病害发生程度不同而不同。不同茬口间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对青海东部农业区6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因地理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其主要来源可分为2种情况:民和、乐都县有玉米种植的部分乡镇,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玉米根茬和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其余各县(乡)赤霉病初侵染来源是麦茬、带病种子。不同作物根茬分离结果是:玉米根茬赤霉菌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麦茬上分离到燕麦镰孢菌[Fusariumavenaceum(Fr)Sacc]和锐顶镰孢菌(FusariumacuminatumElf.et.Ev),豌豆根茬上分离到三隔镰孢菌[Fusariumtricinctum(Corda)sacc],油菜根茬上分离到燕麦镰菌[Fusariumavenaceum(Pr.)Sacc],均属于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回接试验证明,小麦穗部和根茬分离的赤霉菌及玉米根茬分离赤霉菌均可致病,而油菜、蚕豆根茬赤霉菌对小麦致病性弱或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茄子秋延后及再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茄子大棚秋延后及再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三个生态试验点25个不同类型品种及两年的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春小麦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由积温不同所造成。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则表明不同生态型品种有它特定的适应地区,但适应性广的品种确实存在。并根据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提出了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品种选育的目标性状,为正确制定育种目标进行生态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作物品种合理利用所获得的显著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作物优良品种,是实现作物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要一环,是一项投资少、耗能低、经济效益高的农业增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农民需要良种的愿望更加迫切。但在品种的利用上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妨碍了良种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甚至因乱引乱用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