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40年新疆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新疆近40年三生用地转型的研究,探讨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背后深层次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问题,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新疆1980 ~ 2020年共8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ArcGIS、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生态环境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  结果   1980 ~ 2020年新疆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大幅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 1980 ~ 2020年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降低,其中2015 ~ 2020年降幅最快,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生态环境起到正效应的因素主要是其他生态用地转型为草地生态用地,对生态环境起到负效应的因素主要是水域生态用地转型为其他生态用地; 新疆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1980 ~ 2020年面积不断缩减;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鲁番三大盆地,面积呈扩张趋势。  结论  水域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少是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面积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小麦病害有不同的形状特征,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提取小麦病害图像的8个多重分形谱值作为小麦病害的形状特征参数,并利用这8个特征参数来索引图像数据库作为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样本训练、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小麦病害的识别率可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果园间作套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为生态果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在分析果园间作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将常用的间作作物进行分类,并补充实践应用的案例,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间作的注意事项,对于果园间作套种实践模式整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天山中段南北坡典型流域基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波估算方法,对位于天山中段南北坡的开都河与玛纳斯河流域1958—2007年50 a的实测日径流资料进行基流分割,分析两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并利用两流域气象资料,分析气温和降水对两流域基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流域基流50 a来比较稳定,呈微弱的上升趋势。气温和降水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对两流域基流影响较为显著。气温对春季和秋季两流域基流影响均大于降水。气温和降水是开都河与玛纳斯河流域基流的重要影响因子,以雪冰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河流,气温是流域基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小麦叶部病害的症状特点及图像特点,应用K_means硬聚类算法对小麦叶部病害图像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得到二值化分割和彩色分割,利用多重分形分析从二值化分割图像中提取病害形状特征参数,分别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从彩色分割图像中提取颜色特征参数和纹理特征参数.根据提取的组合特征参数,利用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进行小麦病害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小麦病害的识别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开都河流域1958-2007年气象与水文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对春季和夏季洪峰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方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最后应用灰色关联对天山南坡开都河春夏季洪峰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8-2007年期间,开都河春季洪峰流量呈减小的态势,夏季洪峰流量呈增加的态势;春季和夏季洪峰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1996年;积雪日起6天积温绝对变化、洪峰日起前6天积温变化是春季洪峰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积雪日前期温度变化与春季升温程度决定了春季洪峰的强度;而洪峰日起前5天降水量、洪峰前期降水量是夏季洪峰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洪峰发生前的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多少决定了夏季洪峰流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桃树红叶病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首先研究报道的新的病毒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桃树种植业的不断扩大,桃树红叶病有进一步扩散和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桃树生长及桃果品质,对我国桃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就桃树红叶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生、危害、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就未来的研究和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疆地区20个气象站点1966-2012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生长季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因子贡献率、敏感系数等方法,对该地区ET0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生长季ET0多年平均值为939.43mm,47a间以16.30mm×10a-1的速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水汽压>风速>日照时数。水汽压升高、风速减小、日照时数减少对ET0的减小作用超过温度上升对ET0的增大作用,是导致近47a北疆地区ET0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多功能利用的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形态提供新途径。【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采用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兴趣点(POI)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通过熵模型与景观格局分析法,解释2012~2020年间土地多功能利用时空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土地多功能利用影响因素的强度及类型。【结果】(1)研究区土地多功能利用时空分布整体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演化趋势。(2)2012~2020年间,乌鲁木齐市生产功能景观斑块总面积下降至420.68 km2,在功能用地中占比下降至18.17%,具有明显零散式扩展趋势;生活功能景观斑块总面积增长至941.71km2,在功能用地中占比增长至40.67%,形成了“主核心-副核心”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功能景观斑块总面积增加至778.65 km2,在功能用地中占比增长至33.61%,已初步形成三条放射状城市楔形绿道;混合功能景观斑块总面积增长后下降至174.68 km2,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体验越来越高,乡村民宿的发展速度加快,极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本文对林州市乡村民宿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包含乡村民宿发展要求和服务规范、经营模式、品味分类、发展成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路径,寻求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