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今年省委、省政府1号件,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制定了具体、有力的措施。要深刻领会1号件,并切实贯彻执行,必须正确认识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供给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2.
3.
土壤条件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1804年Sauss-ure就指出,植株的灰分组成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以后Rempob(1938)、Detu-rwb(1959)等人指出,土壤于旱会大大提高禾本科植物的含氮量。Greares(1947)则证明,土壤中氮的不足,可增加禾本科植物的P、K含量。日本高桥发现,土壤干旱,植物P、K、Si吸收减少。最近,Josepsh、Katznelon(1972)研究了十种不同土壤六种金花菜不同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的含K量与土壤的关系远远大于不同品种的影响。B.B柯瓦尔斯基(1960)指出:“有机体对周  相似文献   
4.
锡林河流域的冷蒿草原、马蔺草甸、苔草草甸、芦苇沼泽和小香蒲沼泽地下部分生物量具有不同的特点。苔草草甸地下部分生物量每米~2达12827.52克,小香蒲沼泽只有339.52克,前者是后者的37.8倍。这五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地下/地上的比例相差也很大,苔草草甸高达24.63,而小香蒲沼泽只有0.68。不同植物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大小,分布及与地上部分比例的大小,与其生态条件特别是土壤水分关系很大。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自然植被的主体是草原植被,其次是草甸、沼泽、森林、疏林与灌丛。作者曾对草原植被中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羊草(Anearolepidium chihesse)草原、羊茅(Festuca dahurica)草原和羊草一杂类草草原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特点及其在剖面的分布作过研究,1982年又对草原植被中的冷蒿(Arternisia frigida)草原、草甸植被中的马蔺(Tris Iactea)草甸、苔草(carex sp.)草甸以及沼泽植被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和小香蒲(Typha minima)沼泽等5种植物群落类型地下生物量及其在剖面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地区22种主要农作物化学元素含量水平及其分组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22种主要农作物氮、磷、钾、钙、镁、铁、硫、硅、钠9种化学元素含量可分为三个水平:(1)氮、钾、钙、硅含量变化于10~1—10~0(%)之间;(2)磷、硫、镁、钠含量变化于10~0—10~(-1)(%)之间;(3)铁含量介于10~(-1)—~(-2)(%)之间。2.22种主要农作物次数分布结果表明,其中高氮农作物4种,高磷农作物7种,高钾农作物5种,高钙农作物3种,高硫农作物2种,高硅农作物4种,高钠农作物3种。3.不同类群植物有其化学元素组成上的特征;小麦、大麦等禾本科农作物属高硅含量,芝麻等油料作物氮、磷、镁高含量;西红柿、西葫芦等属高钙含量,芹菜等属高钠含量,洋白菜属高硫含量,茄子属高钾含量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