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各生育期非充分灌溉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设计13个水稻非充分灌溉处理,于2005~2008年在天长二峰试验站进行坑测试验。[结果]水稻分蘖期水分亏缺主要推迟生育进程,影响分蘖数,导致成穗数不足而减产;水稻拔节期水分亏缺主要抑制植株株高,影响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严重;抽穗期水分亏缺主要降低了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严重;乳熟期水分亏缺主要影响水稻千粒重,最终导致减产。[结论]揭示了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水分亏缺的生理机制和减产机理,为水稻在受到一定的水分胁迫而实现节水的同时,也能取得最佳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育期不同地下水位对夏玉米的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农田排水工程设计,防治涝灾,提高夏玉米单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天长二峰试验站坑测为试验装置,在地下水位埋深0.2~1.2 m之间每隔0.2 m安排1个处理,并设一组最优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不同地下水位对玉米株高、果穗粗和穗粒数影响不大,而对叶面积指数、百粒重的影响较大,水位较浅或较深将导致百粒重降低而减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