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后天然更新成林的过程中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油松林的地力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演替时序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条件一致的中龄林(32年)、近熟林(40年)、成熟林(53年),皆伐后不同时间(5年、10年、24年)的天然更新林及皆伐后8年撂荒地作为对照,分0 ~ 10 cm、10 ~ 20 cm土层测定土壤肥力和酶活性,并对2组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1)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土壤质量持续提升,其中在0 ~ 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61.5%、379.1%和181.3%,各指标在10 ~ 20 cm土层也有显著提升(P < 0.05)。(2)皆伐后5年天然更新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肥力和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 > 0.05),到伐后24年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逐渐下降,与伐后5年相比,土壤毛管持水量、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在0 ~ 10 cm土层分别下降了24.4%、61.0%和28.8%,在10 ~ 20 cm土层各指标也均有明显下降(P < 0.05),但伐后24年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仍高于中龄林和近熟林。(3)天然更新林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显著高于撂荒地(P < 0.05),天然更新林在0 ~ 10 cm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相比撂荒地分别提高了43.7%、145.7%和116.6%,在10 ~ 20 cm土层各指标也显著高于撂荒地(P < 0.05)。(4)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 < 0.01),土壤肥力主要受土壤密度、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的影响,而土壤酶活性主要受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典型变量得分均表现为成熟林 > 伐后5年 > 伐后10年 > 伐后24年 > 近熟林 > 撂荒地 > 中龄林。结论油松人工林成熟林阶段土壤质量明显改善,随着时间推移皆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下降,但在皆伐迹地上及时实现植被恢复会显著减轻下降的程度,且土壤质量明显好于同一发育阶段的人工林。皆伐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可以有效地缓解地力衰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淡竹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绿化树种 ,于 1983年将淡竹从晋南夏县引种到晋中榆次 ,通过 15年的试验观察 ,结果表明 ,淡竹在晋中平川区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基本不受冻害 ,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该文还简要介绍了淡竹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野牛草虽然绿色期只有180天左右,但由于它抗寒、抗旱性强,耐践踏、耐盐碱,病虫害少而且草叶细软,剪后毛茸茸的呈现灰绿色地毯状,观感亲切细腻,所以在90年代以前,作为乡土草坪在北方城市的园林绿化中被广泛种植,几乎占城市园林草坪总面积的90%以上。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期长250天~280天的冷季型草坪的大量引进和种植,造成野牛草应用逐年下降。到目前为至,北方城市种植的冷季型草坪约占90%左右,而野牛草几乎只有10%左右。由于冷季型草坪有喜湿润的特性,所以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城市从栽植或播种到管护,与野牛草相比造价高、费用大,增加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