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云南地处边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进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从资金筹集、人才培养、丰富载体、改革体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便更好更快地推进云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Orza sativa L.)光合产物的影响,探讨稻鸭共作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测定指标为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结果]稻鸭共作模式下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增加了水稻的生物和经济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稻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淀粉是莲子的主要成分,决定着莲子制品的性质和加工要求。着力于阐述近年来有关莲子淀粉分子特性、颗粒特性、糊化特性和加工改性等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莲子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莲子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作为中国4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特点,决定了马铃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极具弹性。本文采用2010—2015年的数据,对中国31个省份的马铃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测算,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全国马铃薯区域布局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是评判各省份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大小,旨在为各省份借鉴竞争力测算结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施马铃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稻-鸭共作模式对稻田水地温及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南稻(Orza sativa L.)-鸭共生对稻田水地温及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重的影响,探讨稻鸭共作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田间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测定指标为稻田土温、水温及不同时期水稻干物质重。[结果]稻-鸭共生模式能改善稻田的物理状况,增加稻田水体和土壤温度,提高水稻的干物重。[结论]稻-鸭共作对改善水体理化性质,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学习宣传教育存在"双主体"、实效性、助推性等问题。新时代网络新媒体环境新变化要求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技术在科学理论传播上的技术优势,从构建机制、聚焦需求、发挥优势、构筑平台、增进协同等层面入手,构建提升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觉,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网络学习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