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西伯利亚冰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和胚芽长及三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 MPa)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0.4 MPa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峰值.2)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0.6 MPa)对胚根伸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4 MPa最大,但对胚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随着渗透势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不断下降,胚根/胚芽的比值持续上升.4)3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除了-0.4 MPa,1d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各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这3个指标均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钠对低温胁迫下狼尾草幼苗中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钠可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的狼尾草叶片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抗坏血酸、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缓解狼尾草受到的低温冷害;钼酸钠缓解低温胁迫的最低效应质量浓度为0.5 mg·L-1,且在0.5~5.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狼尾草渗透调节物质和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果树无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研究,介绍了当前果树生产上应用的4类主要的无病毒技术,即物理疗法、化学疗法、微茎尖法和转基因技术的操作过程和特点,指出脱毒药品开发和抗病毒转基因的研究,将是今后无病毒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提高桃枝条抗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到一种合适的喷布浓度,防止桃枝条冻害,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冈山白桃幼树,测定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2000mg/L的多效唑处理,可以提高桃幼树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6.
以"二叶一心"期甜瓜(Cucumis melo L.)为材料,研究了沙培条件下不同浓度(0、0.1、0.25、0.35、0.7、1.1、2.2 g.L^-1)的海带硫酸多糖对150 mg.kg^-1氯化镉(CdCl2.2.5H2O)毒害下甜瓜幼苗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甜瓜幼苗的镉积累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均与海带硫酸多糖浓度的变化具有相关性。随灌施海带硫酸多糖浓度的升高,甜瓜叶片和根系中镉积累量和渗透势持续下降,0.25 g.L^-1和0.35 g.L^-1的海带硫酸多糖水平下无显著差异,与其他浓度水平差异显著(P〈0.05);叶绿素含量、生物量、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0.35 g.L^-1海带硫酸多糖水平下含量最高;MDA和膜透性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0.35 g.L^-1海带硫酸多糖水平下含量最低。综合来看,当海带硫酸多糖的浓度低于0.35 g.L^-1时,对镉毒害下的甜瓜幼苗有一定保护作用,高于0.35 g.L^-1时,不仅没有缓解镉毒害的作用,反而加重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法,对外源谷胱甘肽(GSH)缓解小麦幼苗铜毒害及其与氮、硫、磷等元素积累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处理(T0组)显著抑制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导致根长、茎叶长、生物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氮元素积累量下降,诱导了植株蛋白质、内源GSH含量以及硫、磷元素积累量上升。随施用外源GSH浓度的升高,GSH处理(T1、T2、T3组)的小麦幼苗茎叶长、根长、生物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内源GSH含量以及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量持续上升;其中,T2组小麦幼苗的各项指标与T0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外源GSH促进了植株对铜离子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而外源和内源GSH均与铜胁迫下小麦幼苗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的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以T2处理组缓解小麦幼苗铜毒害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12周龄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cuttle’)幼苗为试验材料,用铅(Lead,Pb),Pb+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Pb+丁硫氨酸-亚砜亚胺(L-Buthionine-sulfoximine,BSO)处理1周,研究GSH对Pb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抗氧化系统的调控机理,寻求缓解植物Pb胁迫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Pb胁迫下,外源GSH能够显著提高多年生黑麦草Pb的吸收和转运,增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显著增加抗氧化剂GSH含量及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比率,提高了植物的还原力。外源GSH也能够显著降低活性氧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的产生量、膜的相对透性(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E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保持了细胞的稳定性,减轻了膜脂的过氧化程度。外源BSO作用基本上与GSH相反。相关分析表明:GSH可通过提高SOD和G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GSSG和GSH的相互转化,降低活性氧产生量,提高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影响酿酒葡萄品种黑后一年生枝条愈伤组织产生的因素。结果表明,适宜愈伤组织产生的温度范围为25~28℃,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愈伤组织发生率均降低;枝条剪口形状及部位与愈伤组织的产生无相关性,但新的剪口较易形成愈伤组织;生根粉处理显著提高葡萄愈伤组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硅对蒿柳铅胁迫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硅(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布和转运的影响,分析Si在蒿柳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响应Pb胁迫中的作用,揭示Si缓解蒿柳Pb胁迫的生理机制,为Si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对蒿柳先Pb胁迫后用Si处理,其中,Pb浓度设置为0和1.8 mmol·L-12个水平,Si浓度设置为0、1.5和5.0 mmol·L-13个水平,每个区组设6个处理,共4个区组,研究Pb胁迫下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配和转运、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Pb显著降低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增大叶、根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Pro和SP含量;与Pb处理相比,Pb胁迫后施用1.5 mmol·L-1Si可降低蒿柳相对电导率、叶O·-2产生速率、根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大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同时,Si使蒿柳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90.92%,根Pb含量增加63.93%,蒿柳体内总Pb含量增大43.36%。而Pb胁迫后施用5.0 mmol·L-1Si延缓蒿柳受Pb胁迫的程度不显著,一方面可能由于Si浓度较高引起,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砂培对矿质元素的吸附和缓冲能力弱于土壤所致。【结论】Pb胁迫可抑制蒿柳生长,造成蒿柳膜脂过氧化;Si缓解Pb毒害的主要原因为Si可降低蒿柳体内的膜脂过氧化,减少Pb从根向地上部转移;同时,Si可提高蒿柳体内的总Pb量,抑制Pb向蒿柳体外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