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降雨诱发的区域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明确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阈值至关重要。而高精度降雨数据的缺乏是实施、推广区域降雨阈值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本文在通过地面雨量站监测数据验证GPM卫星降雨数据在陇南市适用性的基础上,利用GPM数据提取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特征值,并采用频率法绘制陇南市地质气象灾害的多级E-D阈值曲线,同时分析了地貌单元与灾害类型的阈值差异。结果表明:GPM降雨数据在陇南市地区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适用性。通过对比陇南山地与陇南黄土丘陵地区的降雨阈值,发现陇南山地的阈值更高,表明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要求更高;此外,陇南山地泥石流的降雨阈值高于陇南山地滑坡的降雨阈值。  相似文献   
2.
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机制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与耕地面积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以江汉平原的仙桃市为例,通过建立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并对武汉都市圈“8+1”城市粮食安全系数进行评价,探讨了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粮食单产、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第三产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业机械总动力、工业化水平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动因;粮食安全系数从1995年的0.81减少2007年的0.65。其中2000、2003、2007年粮食安全系数低于0.7,总体存在下滑趋势,但各年都处在安全级以上的水平;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1个单位,粮食安全系数降低0.001单位。依据研究结果,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数量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大雷  黄利民  刘成武  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2-19196
在阐述研究区域概况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依托银山坡村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农地政策、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与工业化4个方面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规模、粮食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3个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上的"断层现象"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农地制度、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和城市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减小对农作物复种指数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生产率的高低受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