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稻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现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是主要的禾谷类作物,稻米是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的主粮,差不多占其食物的三分之二。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种植区从北到南跨越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气候带,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稻米在食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的稳产、增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1草甘膦抗性现状及面临的其他问题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到目前已经公布了有31种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三氟羧草醚和乙羧氟草醚对苗期花生生长发育以及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除草荆均明显抑制苗期花生的生长发育,同时抑制苗期花生的氮素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导致苗期花生植株的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三氟羧草醚对花生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强,在高剂量下,对花生植株鲜重抑制率、干重抑制率分别为32.85%和30.00%;与对照花生的结瘤率(80.00%)相比,三氟羧草醚处理的花生结瘤率为28.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后各时期均低于空白对照.三氟羧草醚和乙羧氟草醚对花生氮素代谢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影响了花生氮素的正常代谢.花生植株全氮含量分别为1.452%和1.553%,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工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除草剂面临的挑战及草甘膦复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相关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化合物0,0-二甲基-1-(2,4-二氯苯氧基乙酰氧基)呋喃甲基膦酸酯(试验代号HIA-1)的生物活性及其对苘麻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HIA-1在0.05~10mg/L处理剂量下,对高粱、稗草、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的根、芽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瓜、萝卜、苘麻和油菜较为敏感,10 mg/L处理后,根长、芽长抑制率分别在86.2%和88.2%以上;0.01 mg/L处理后对根、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1 mg/L处理后,苘麻幼根细胞存活率超过100%,表现出激活作用;随着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1 000 mg/LHIA-1处理时,苘麻幼苗及幼根SOD活性分别约为对照的50%和30%;当浓度分别为0.1和1 mg/L时,幼苗和幼根SOD活性高于对照.10~1 000 mg/L处理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低于对照,1000mg/L时约为对照的58%和40%;低浓度时POD活性高于对照,1 mg/L时幼苗和幼根POD活性均约为对照的130%.  相似文献   
7.
银胶菊不同组织部位对黄瓜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对银胶菊化感作用研究,发现茎、叶、花水浸提液对黄瓜根长、芽长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在浓度为200 g/L时,叶、花水浸提液的根长抑制率和芽长抑制率均达到100.0%,芽长抑制强度随根水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弱。根、茎、叶、花水浸提液能降低黄瓜的根系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表明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对黄瓜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8.
麦田抗性生物型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猪殃殃Galium aparine抗药性生物型(R)对苯磺隆的抗性机制,测定了苯磺隆对猪殃殃抗性、敏感(S)生物型体内靶标酶 、代谢酶 及抗氧化酶 影响的差异。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苯磺隆对R、S生物型猪殃殃ALS的抑制中量(IC50)分别为0.682、0.718 μg/L(有效剂量),R、S生物型猪殃殃AL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不存在差异。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苯磺隆茎叶喷雾处理后,R、S生物型ALS活力均表现为先上升,但S生物型上升幅度小,且随后快速下降,第3 d即回落至对照之下,并维持在低于对照的水平,而R生物型ALS活力在第2 d可达对照的4.10倍,第5 d 基本回落至对照水平,之后基本维持在对照水平;R生物型GSTs活力在第1 d即开始上升,最高可达对照的 2.40 倍,而S生物型则表现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最高为对照的1.61倍,两者在10 d左右均回落至对照水平;R生物型SOD活力与对照基本相同,而S生物型虽略有下降,但R、S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POD活力虽均有大幅提高,但亦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低水平抗药性生物型猪殃殃对苯磺隆产生抗性的原因可能是ALS过量表达及GSTs对苯磺隆的代谢作用加强,而不是由于ALS的敏感性下降,同时POD、SOD在减轻药害中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及抗性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玉米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地位愈显重要。玉米平均种植收益率超过40%。预计201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还将稳中有增,达到3500万hm^2。其中,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幅最大,约50%的面积增幅来自这一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增幅较高,部分大豆面积将改种玉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部分冬麦区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温室盆栽法和培养皿法分别测定7省14个县市14块麦田的猪殃殃潜在抗药性生物型和临近非耕地敏感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温室盆栽法试验结果表明,除河北省石家庄、山西省太原、陕西省周至、山东省泰安采集点麦田猪殃殃生物型对苯磺隆仍处于敏感状态外,其它地区麦田猪殃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在1.6~4.3之间,其中河南省许昌采集点抗药性最高,达4.3倍,安徽省太和、陕西省华县采集点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均为1.6;培养皿法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许昌采集点抗药性较高,抗性倍数为2.2,而安徽省太和、陕西省华县采集点抗药性较低,抗性倍数分别为1.9和1.7。两种方法的抗性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